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谢谢答题
2025-01-04 01:03: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兴起。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

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2、发展

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

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

汉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

汉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当时儒道两家学派有个明显的共同趋势就是道家往下层社会发展成民间道教;而儒家则在上层社会发展成了庙堂儒教。

3、消亡

汉朝以后,儒学地位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

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扩展资料

儒家对中国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

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

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学著作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等。中国在明末之前一直能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这些都和因动漫小说而名声大噪的墨家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不要一提到中国古代第一印象就是想当然的科技落后、八国联军或是动漫中异常火爆而现实中早已秦汉绝迹的墨家,这不符合历史史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回答2: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原因是儒家的思想不能符合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实行,儒家的思想虽然没有道家的无欲无求,也没有墨家的“兼爱非攻”但在那样的一个分割时期是没有哪个诸侯会实行他的思想的。到了秦朝,儒家的思想在秦始皇重视法家思想的条件下更加不被重视,历史上秦始皇被称作暴君就是因为他滥用刑法过度重视法家思想。到了汉朝,儒家思想界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伟人——董仲舒。他建议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一系列的政策。他把儒家思想推上了第一个高峰。后来又有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一系列的思想最终把儒家思想变成中国的正统思想。后来到了清朝时,由于清朝的落后,外来思想的冲击等一些原因,导致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开始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