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9-9-4 点击次数:36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老百姓,要快活,
赶会唱戏闹红火
作为民俗四大类之一的“文艺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侧面,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太原的民俗文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社火习俗就是其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闹红火。”当然,民间的风俗,由于受到地域、历史、经济、交通的影响,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就拿这句民谚来说,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同属太原地区,却有着不同的传承内容。比如有的地方叫:“庄户人,要得乐,唱大戏,耍红火。”有的地方说:“唱大戏,耍红火,穷苦人盼的就是这。”也有的地方却是:“耍红火,弄红火,婆姨娃娃全家乐。”但是,综观其实质,原本是一个:红火,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幸福的真挚追求。所以,红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乃至于在千百年来,日趋丰富,日趋充实,日趋完美。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大致说来可分为日间红火和夜间红火两大类,但是,这两大类红火并不能截然分割,很多的红火可以在日夜之间交叉进行,重复进行。而同是一个形式,同是一个内容,仅仅由于时间的差异,却产生出迥异的奇特效果。把这些红火的名称罗列出来,主要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不一而足。
曲牌套路丰富的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实际上是指流行于太原地区民间,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的那种“流水”,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相传,它始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意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其实,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但是,从这些传说中,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并结出曲牌套路丰富的硕果。
依传统习俗,太原锣鼓的演奏乐器以堂鼓、铙、钹为主,鼙声金响,交错参差。鼓声雄宏沉稳、淳朴厚实;铙钹铿锵有力、石破天惊。鼓声为主,铙、钹辅之。鼓为其一元,铙、钹分属阳、阴。时而鼓与铙钹齐奏,声势席卷;时而鼓与铙配合,声势由远而近;时而鼓与钹参淆,又似由近而远。如是,齐奏、分击,敲击出“单一二五”、“双一二五”、“狗相咬”等种种曲牌。高潮时浪滔滚滚,一阵猛似一阵,平缓时小溪潺潺,又似行云流水。至铙、钹的对打,则称之为“淆”,一俟铙、钹对淆,铙的锵锵声,钹的镲镲声,此起彼伏,悦耳清脆,优美动听。
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在于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这种对抗的出现,常见于喜庆之日,两队互见于街头。每逢这种情况,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一会儿急似一会儿,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这种对抗和较量,成为太原锣鼓的一个传统习俗,恰似两军对垒,誓必决一胜负。其演奏之形式,其技艺之娴熟,实属国内罕见,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