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教育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来呢?

2024-12-14 02:52: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

马上就要过年了。

过新年,穿新衣,是我们的传统。

全家人一起穿着新衣裳,走亲访友来拜年。

但是我们看看身边就会发现。

很多孩子穿着新衣服显得很别扭。

记得上次在公园,一个两岁多的孩子,穿着一件几乎拖地的衣服。

那件衣服给我四岁的儿子穿应该还显得宽大。

我妈妈跟那个奶奶打招呼,从她们的聊天中我才知道。

那件衣服是给这个孩子买的,特意买一件大的,这样就能穿好几年。

就为了这个好几年,所以这个孩子就要穿着这件丝毫不合身的衣服过几年。

看到小小的他动起来很别扭,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因为我小时候也经常这样,哥哥姐姐的衣服缝缝补补就到了我身上。

那些年总是低着头,自卑了很久。

这个孩子还小,但是他真的就没有感觉吗?

当然他会觉得不舒服,有一天也会想,为什么我跟其他的小朋友穿的不一样?

只是被父母忽略了而已。

所以给儿子去挑衣服,给老婆两个建议:一个是合身好看,一个是孩子喜欢。

但是孩子妈觉得我不懂。

最后在我跟儿子的配合下,影响她做决定。

很多父母养育孩子的态度就两点:“吃饱穿暖”和“努力学习”。

所以我们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绩很棒,审美教育却严重滞后,审美能力低下,还不为父母重视。

我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孩子穿衣服,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舒服,因为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所以要买大的。”

还有人会嘲笑那些给孩子打扮的父母,“天天打扮小孩干嘛,过一会就脏了。”

你真的就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吗?

这是他们想要的成长模式吗?

3

穿着得体,是一种教养,让人觉得舒服。

杨澜提及自己刚回国面试的故事,说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

为人父母,养育孩子时,也要让孩子的穿着得体大方,精致用心。

不要说以貌取人是肤浅。

谁不喜欢看到美好的东西呢?

如果你把孩子弄的邋里邋遢,去朋友家作客,脏兮兮的小手在主人家白白的墙壁上盖下手印,你觉得朋友会怎么想?

前段时间,一个公益广告在网上热传。

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个试验,他们要测试同一个小孩如果以穿得漂亮和脏破的两种形象独自走在大街上,路人是否都会留意和关心这个看似迷路的孩子。

这个小女孩叫Anano,今年六岁,是这个实验的主角。

在格鲁吉亚街头,Anano穿上质感很好的裙子和小大衣,一个人静静的站在哪里。看来起就像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孩不小心走丢了一样。很快,就有陌生人来关心她。路过的人们纷纷对这个落单的小姑娘释放了善意。他们问她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住在哪里?

看着她可怜的样子,有人蹲下来关心她是不是走丢了。

有人甚至拿出手机不知道是要打电话询问还是要报警。

大家都显得非常有爱心。

可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这时候Anano换了一副打扮。那个干净可爱的小姑娘不见了,化妆师把她打扮成了一个邋遢的,衣衫褴褛的小流浪姑娘。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Anano,她还是静静的站在哪里。

广场上依然有那么多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然后,没有一个人去过问她。

可怜的Anano就这样站着,像是站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暗淡又不知所措。

最后她说:我觉得很难过,大家都叫我快走开。因为我的脸上有脏脏的烟灰和我穿着肮脏的衣服。

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判断,仅仅依赖对方的穿着。即便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子。

孩子当然喜欢身边的人能欢迎自己,关注自己,喜欢自己。他们也许不会表达,但是他们也喜欢打扮得体一些,优雅一些。如果让孩子邋里邋遢,这可不能怪孩子,那是父母的责任。

4

为什么很多人富裕了,却还是显得又俗又土。

曾有一部喜剧电影《窈窕绅士》,说的是给暴发户补素质。

其实不仅仅是暴发户缺审美,我们中国人基本都要补这一课。

因为我们对美育是忽视的,而过度强调智育。

一味地名牌加身,但是气质没上去,照样显得不得体。

给孩子的打扮也是,不是说买大牌的衣服就是打扮。

而是要用心、得体、尊重。

所以,为人父母要尽早考虑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因为 “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而这样的培养就在平常日子里。

在我们给孩子选择的衣品上,在房间的布局上,在给孩子读的那些美的图画书中。

当然,父母自己要不断提高审美的水平,不断提高修养和见识。

这样就会给孩子耳濡目染地影响和帮助。

无论身处何处都不要放弃对美的追求、拥有把生活过得细致美好的能力的父母,是孩子审美教育中的关键一环。

让我们的孩子美美的,过新年。

美美地过好每一天。

回答2:

没有天生是懂事的孩子,也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一、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二、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三、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四、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五、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回答3:

这个说起来话长了简单的说吧1.你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她会模仿你。 你怎么样她就跟着学。 如果说你不孝敬老人。将来你老了以后。你怎么对老人。将来他就会怎么对你。2。 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孩子做错事情很正常的。你要怎么去引导他。这个很关键。 不要遇到问题就揍一顿来解决。 而且很多孩子的小毛病都是逐渐养成的。你发现的时候要及时纠正不然等你以后发现问题严重的时候再去打。太迟了。。3. 多培养他的自主性。独立性。不要过度的溺爱他。 .

回答4:

不要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念,父母不要太自私,为了让孩子听话孝顺人为的嬉(洗)###闹,就像我小时候父母天天给我讲,卧冰求鲤。别人家的孩子跟父母顶嘴,本来是正常的,叛逆期。没有叛逆期人就不正常, 我父母就说人家混蛋,在饭桌骂人家孩子,在我眼前指桑骂槐。搞得我战战兢兢,要么就是天天在我眼前说自己多么不容易为了我,搞得我活得亚历山大。
搞得我欠他们,粉身碎骨换不上似的。其实我现在想想,父母养孩子目的就是为了精神上需求,养老。说白了一报还一报。很平等应该,被父母搞得孩子欠他们几辈子似的。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太坑害孩子,本来就是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很平等的事情,搞得孩子不知道欠他们几辈子。这样的教育误人子弟。说到底就是自私
我觉得父母要称职的话,让孩子有正确的三观,看清现实,识别社会的圈套,而不是说等他长大自己就知道了。
教育孩子得有智慧,让孩子小时候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判断事物能力,分析能力,,而不是必须服从父母。这样容易把孩子搞得不独立,变成奴才。长大了没有自己想法,很迷茫,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味的服从父母意志造成的,导致自己从来不能思考,不能决定事情。没有主见。很多孩子没有主见,主要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对待孩子要像朋友一样,要平等。
我同事人家父母就会教育孩子,有一次他爸来了,搞得我觉得他爸像他兄弟似的,呵呵!人家父母聪明,让孩子出头,自己退居二线。一味的打压孩子,让孩子服从,最后自己累的够呛,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不独立。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