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姜太公封齐后,家族兴旺,人口众多。在他的后代中,有一个到虞国去做了大官,深受虞国国君的赏识,把他封为井邑的首领,又封为伯爵。因此,又被称为井伯,其后,世代姓井,所以井伯就是井姓的祖宗了。井伯的后代有个叫井奚的人,战国时期,在秦国做了大官,被秦王穆公封为百里邑的首领,所以他又叫百里奚。以后百里奚的后代又以封地为姓,世代姓百里。因此,井姓、百里姓同宗。柯据《路史》记载:“周朝齐国姜太公后有柯氏。”公元前386年,田氏篡齐,齐康公被逼让位,田氏做了齐国国君,并得到了周王朝的认可。至此,吕氏齐国二十代,易二十九君,近七百年,遂绝其祀。繁衍在营丘的太公后裔,纷纷迁走改姓。其中一支迁至一个叫柯的地方,食采那里,他们的后代便以地名柯为姓。国据《广韵》引《姓苑》上说:“太公之后,齐有国氏,后为上卿。”《姓氏考略》也说:“国氏太公之后。”另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东汉时期,会稽太守杜宣对崔瑷(汲县县令)说:“太公生于汲,旧居犹存,君与高、国同宗……。”意思是说崔、高、国是同一祖宗,即姜太公。齐桓公时,他把太公齐氏的支族赐以“国”为姓。因此,国姓的远祖就是姜太公。檀春秋时期,齐国公子为争君位,兄弟互相残杀,斗争相当激烈。一时间,国内动荡不安。这时,姜太公的后代中有一个大夫为躲避战乱,携家眷跑到鲁国,食采于檀城(即今山东省滋阳县城北),子孙以邑为氏,即檀氏。所以檀姓的远祖就是姜太公。栾姜太公的第十三代孙吕元就是齐惠公,他有个儿子叫吕坚,字子栾,《通志·氏族略》记载 :齐惠公之后,惠公子坚,字子栾,是以字为氏者。子栾的后代,取他的字“栾”为姓,世代相传。所以,栾姓的祖宗是姜太公的十四代孙吕坚。纪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后代到一个叫纪的地方去做首领,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寿光县境内。他在那里建立了纪国,并做了君王。享受那里物产,世代相传。纪国的君主也得到爵位,即爵侯。纪国的君主世代都称作纪侯,爵显官高。纪国君主的后代便以国为姓,世代姓纪,所以姜太公是纪姓的远祖。汲姜太公吕尚十九代孙吕积(即齐宣公)看到田氏在齐国的势力愈来愈强,国家政权已摇摇欲坠。他唯恐政权有失,祸及家族,就把自已的孙子吕忿封到离齐国很远的地方去当首领,享受那里的物产,这个地方叫“汲”,即今日的卫辉市。居住汲地的姜太公后裔,为避田氏所害,遂以封地为姓,因而汲县(今卫辉市)就成了汲姓的发祥地,吕忿就是汲姓的太始祖。
春秋战国时期刚开始齐国姓姜的都是姜太公的后代(比如著名的齐桓公姜小白),后来田氏兵变取代姜氏做了齐国国君,从此姓姜的一部分就流落民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