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文人之间在一起除了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以外,也喜欢彼此之间切磋一下学问,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学识。因此有很多有名的对联就是在此背景上产生的,其中不少下联至今都无人能够对出,成了千古绝联,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不少。而说到对联的用途,可不光是文人的专属。对联产生的时间非常早,此后也融入到了节日以及民间习俗当中,比如说我们过春节的时候就会使用到。除此之外,在我国关于对联的使用也有诸多讲究。
在对联使用方面,讲究最多的恐怕就是丧事。很多地方办丧事的时候,还会贴上对联,而这对联的纸张必须是白色的,并且内容方面也很有讲究,必须是悼念逝去的人。还有一点是亲人去世以后,家中在三年之内,是不能贴红对联的。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不少人觉得这样做会不吉利,当然这么解释肯定有些迷信,而且也不靠谱。来看看习俗专家是怎么说的。
第一点是为了体现出对已故家人的悼念。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三年是一个重要数字。因此很多地方在家人去世以后,会有三年之内男不娶、女不嫁的传统,这其实是为了悼念先人。古人将孝道放在首位,显示了对于亲情的看重。因此就算是有喜事,也会推迟到三年以后。
第二点是出于避讳,也可以说是对于先人的敬意。红对联意味着的是喜庆,家里有喜事发生。而在亲人去世的背景上贴红对联,显然违背了常理,也会引起邻里之间的议论。再者是对已故亲人的不敬,其刚去世,就开始帖红对联,明摆着是不尊敬亡者。因此这么做也不符合孝道。所以为了避讳和尊敬已故亲人,就算是在喜庆的日子,人们也不会在家里贴红对联。
尊重离开的亲人,也表示对离开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红色过于喜庆,不适合刚办完丧事的人家。
红的是用来办喜事的,可以贴白的。
其实就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跟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