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河北省;民俗文化;特征
河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兼有平原、草原、高原、山地、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河北民间艺术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在国内外都是享有盛誉的。河北民间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人民群众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抒发情感、交流思想,起到了无形纽带的作用,为促进河北省的社会进步,曾做出过彪炳史册的贡献。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中,河北民间艺术更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营造健康的精神氛围,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服务于经济建设,发挥着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功能。
简称冀,省会石家庄市。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744万 河北 河北省简称冀(省会石家庄),位于东经113°04'至119°53',北纬36°01'至42°37',地处华北,黄河下游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面积为18.77万平方千米。全省最高峰小五台 (海拔2870米), 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 河北位于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为清代皇室的“郊游”场所,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是我国最早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清代皇家游猎的场所——木兰围场,以及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帝王墓葬群之一——清东陵。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名列全国首位,著名的还有沧州铁狮子、定州塔、赵州石桥、正定府大菩萨等。 在悠悠历史古迹的背后,河北省也不乏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北戴河、南戴河的天然海滨风光,辽阔壮美的坝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涞水野三坡,险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山、水、草原各种景致相映相成,为“燕赵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 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部分地区古属冀州,故简称冀。河北地处华北、渤海之滨,首都北京周围,近郊天津。春秋战国时为燕、赵之地,汉、晋时置冀、幽二州,唐属河北道,元属中书省,明属京师,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现辖11地级市、23县级市、109县、6自治县。6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19万平方公里。有汉、回、满、朝鲜等族。省会石家庄。 河北气候 河北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多风沙,秋高气爽。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13摄氏度之间,一月—14———2摄氏度,七月20——27摄氏度,大体东南高西北低,各地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较大,全年无霜期11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年变率也很大。一般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侧迎风坡,形成两个多雨区,张北高原偏处内陆,降水一般不足400毫米。夏季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现,1966年7月29日遵化降雨327.9毫米,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季降水少,春旱、夏涝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
河北省人文特征包括:
1. 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中心地区。
2. 河北省自古以来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地区。
3. 河北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河北省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中心地区之一。
5. 河北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古迹、历史名人、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等。
6. 河北省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如唐山皮影、吴桥杂技、井陉拉花、剪纸、泥塑、木雕、年画等等。
7. 河北省有着浓郁的燕赵文化和京津冀文化氛围,是中国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之一。
总的来说,河北省的人文特征可以概括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民族交融、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