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除了坐之外
2025-01-01 00:32:4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最初作为坐具的凳子,到了明清两代有了更多用途。

2、放在床的两侧作为脚凳;摆在柜子旁,兼有花几的作用,摆放盆花、盆景。

3、至于家中高大的顶墙柜旁,登高取物用。

4、在寺庙中,作为打禅的坐具,因此这里的凳子坐面一般宽又矮,造型则素雅简洁。


扩展资料:

凳子的起源:

凳子的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它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的多。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方形,还出现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

凳子的材料南北各异,江南的凳子多为编藤面;北方的则多用牛皮,两种材料的优点都是透气、柔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以大理石为主的凳子,坐上去凉爽,看上去美观。

最初作为坐具的凳子,到了明清两代有了更多用途。放在床的两侧作为脚凳;摆在柜子旁,兼有花几的作用,摆放盆花、盆景。至于家中高大的顶墙柜旁,登高取物用。

在寺庙中,作为打禅的坐具,因此这里的凳子坐面一般宽又矮,造型则素雅简洁。农家使用的凳子则粗犷、质朴,凳腿一般较粗,看上去质朴坚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凳子

回答2:

1、最初作为坐具的凳子,到了明清两代有了更多用途。

2、放在床的两侧作为脚凳;摆在柜子旁,兼有花几的作用,摆放盆花、盆景。

3、至于家中高大的顶墙柜旁,登高取物用。

4、在寺庙中,作为打禅的坐具,因此这里的凳子坐面一般宽又矮,造型则素雅简洁。

扩展资料

凳子的种类

1、方凳

属于中国宋元以后家具椅凳类。凳本称为杌凳。“杌”字的本义是“树无枝也”,故杌凳被用作无靠背坐具的名称。“杌凳”二字连用,在北方语言中广泛存在。方凳可以与方几、方桌搭配使用,在古代众多家具中十分重要。

2、折叠凳

可以节约空间 、方便快捷、 可以随身携带。折叠凳子(凳子)采用绿色环保优良材质,无毒无味,可以放心使用。凳子均采有科学设计,具有防滑功能,抗压承重能力强,经久耐用。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实木折叠凳、塑料折叠凳、金属折叠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凳子

回答3:

  最主要的作用是坐。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作为坐具,是以后的事。这种坐具发展到宋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在坐具中,凳子的等级稍次于椅子,明清时期的凳子形式很多,有大方凳、长方凳、长条凳、圆凳、五方凳、梅花凳等。
  在坐具当中,马扎是最早出现的,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方形,还出现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

回答4:

凳子作用比较广泛,除了座以外,还可以放东西,家里灯泡坏了可以利用它站在上面换新灯泡等等

回答5:

够不到的东西可以用椅子来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