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所有的力量加起来的确能和多尔衮斗争,但是他的一些权势来自于皇太极的忠臣,其实并不保险,而多尔衮的权势都是他自己打拼下来的。这些臣子之所以选择支持豪格,是因为他是皇太极的长子,但是他们也可以去选择支持别人,而多尔衮和皇太极是兄弟,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自己的人脉以及权力,而且很多人对他都非常的忠心,因此豪格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豪格的威望也不如多尔衮大。豪格只是一个皇子,他几乎所有的光芒都是皇太极赐予他的,而且他人品也有些问题,有一次多尔衮打仗需要救援,他却见死不救,这也让他的名声变得很差。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立下遗嘱让谁当君王,虽然豪格是皇长子,但他也需要通过实力去竞争,而很明显他跟本比不上多尔衮。豪格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是皇太极的儿子,他虽然也有很多的战功,但是和多尔衮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多尔衮在军中的威望特别高,皇太极在世的时候也有些忌惮他。
而且豪格有勇无谋,他在选择向多尔衮妥协的时候,其实已经失败了。刚开始他们两个的实力是差不多的,因为很多皇太极的忠臣是不愿意把江山交给多尔衮的,所以很多人都支持豪格,但是最后豪格怕两败俱伤,他选择了让福临登基,而这正好也给了多尔衮机会,多尔衮让支持豪格的郑亲王和自己一起辅佐福临,这样郑亲王就不会再支持豪格了,所以说和多尔衮相比豪格还是太稚嫩。
豪格斗不过多尔衮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八王议政”制度确立后,用立贤代替了立长,豪哥失去了长子优势;其二是多尔衮亲自带兵手握实权,豪格实则是继承了父亲的一些权力,并不牢靠,其三是多尔衮和豪格深知二人争斗受伤的清王朝。后来豪格和多尔衮商议后,立了皇太极的儿子福临作为继承人,豪格和多尔衮作为辅佐亲王全力辅佐新皇帝。
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时候,便用“立贤”取代了“立长”,因此清朝时期都是以贤能作为选储君的标准。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其实在当时并没有长子优势,因此要靠真实能力去和由多尔衮支持的弟弟福临竞争,除此之外,福临还有一个拥护者,就是他的母亲孝庄太后,孝庄太后的家族也是鼎力支持福临做皇帝,因此豪格并不占优势。
其次,多尔衮多年带兵打仗,带出来的士兵都是对自己十分忠心的。反观豪格,虽然从皇太极手中接任了不少权力,但是毕竟那些人都是跟着皇太极一起打拼的人,他们忠心的其实是皇太极,而非豪格,所以豪格要对付同是父亲皇太极的儿子福临,跟随豪格的人也未必会全心投入战斗,因此,豪格其实更多的是虚的实力,多尔衮才是实打实的权力。
最后,清朝当时刚刚建立,实际并不算稳定,难免会有一些前朝遗党蠢蠢欲动。多尔衮和豪格斗争多时,两人都知道继续斗争下去对清朝没有好处,于是两人商议过后,选择让福临当皇帝,两人作为辅佐大臣全力帮助新皇帝巩固清朝的统治。
众所周知,豪格的功绩要和多尔衮比的话自然有点小巫见大巫。多尔衮在很多的战役上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所以自然更容易虏获大家的心,而在当时的少数民族中,一个人的战绩可以决定一个人在那个朝代的话语权,多尔衮作为一个常胜将军自然是要比豪格要说话硬气一些。
首先豪格虽然是皇太极长子,在身份上肯定是占有优势的,再加上他刚开始就被封为贝勒,后来又被封为和硕肃亲王,紧接着又跟着皇太极去征讨,所以这样看下去孩子未来可期。但是,有一次他和多尔衮一起攻打明朝的时候,将近打了一年多才回去,在短时间内他又犯了错误被贬,到了第二年才晋升回去,可以后期发展不太稳定阿。
而多尔衮呢,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人家绝不是单纯的一个鲁莽的莽夫,他的政治头脑也是十分的厉害。了解过一些关于多尔衮的历史就知道,这个人他精通谋略,当时豪格手下的确有几个非常的厉害,所以多尔衮就成功的把他们策反到自己的阵营,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何洛会,何洛会这个人最开始的时候的确和豪格关系非常好,但是他认清了事实,最后成了多尔衮的忠臣,就可以发出多尔衮这个人更容易夺得人民,况且对于这样的人金钱肯定是不能收买他们的,能真正的吸引他们的肯定是看重了多尔衮的能力。
因此,两个人相比之下多尔衮自然比豪格要厉害一点,他还没有十七岁就可以跟着自己的父亲上战场杀敌,而且从进入军队以来,他就表现的非常好,超出了同龄人的战术谋略,对于军事上有着自己的见解,这一点是豪格所缺少的,因此也不难理解最后多尔衮成为了皇帝。
因为多尔衮的势力是自己打拼出来的,相比于豪格更稳定。
因为当时多尔衮久经战场,威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