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当健康小儿吸入带菌的尘埃后病原菌首先侵犯呼吸道粘膜,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这时的表现与一般的感冒不易区别。有的小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期就被控制了,如不能控制,细菌就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这时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为本病特征,主要分布于肩、肘、臀等易于受压的部位。病原菌最终可侵及脑膜,发展成脑膜炎,出现脑膜剌激征和颅内压增高,如烦躁不安或嗜睡、抽搐、头痛加剧、呕吐频繁、高热不退,婴儿则表现为拒乳、两眼凝视、高声尖叫、前囟饱满和脑膜剌激征。暴发型流脑由于肾上腺皮质出血,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如严重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摸不到、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心率快、心音低钝、神志昏迷。如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本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死亡病例多为暴发型,短期内死于严重休克或脑疝。
普通型病儿若早期采用适当治疗可彻底治愈。婴儿时期症状常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如延误治疗,即使存活,也易发生后遗症。流行性脑膜炎常见的并发症为关节炎、硬脑膜下积液或积脓。后遗症有耳聋、失明、肢体瘫痪、智能及精神改变、脑积水等 。流行性脑膜炎的预防需采取综合性措施,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行季节(2-4月)和地区,要警惕流行性脑膜炎的发生,千万不能只当感冒来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密切接触者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皮肤有出血点,应按本病治疗。在流行地区,应对接触者进行药物预防,可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日每公斤体重50毫克,分2次口服。目前在部分地区采用的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菌苗,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或散发于世界各国,平均年发病率为2.5/10万,以非洲中部流行地带为最高。
(一)传染源 人为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带菌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在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可高达50%,人群带菌率如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非流行期的带菌菌群以B群为主,流行期间则A群所占百分比较高。病后带菌者约有10%~20%,其排菌时间可达数周至2年。带菌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者,称慢性带菌者,所带多为耐药菌株,常存在于带菌者鼻咽部深层淋巴组织内。带菌者对周围人群的危险性大于病人。
(二)传染途径 病原菌借飞沫直接由空气传播。因病原菌在体外的生活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儿的发病有重要意义。无论散发或流行,发病率均随着冬季来临而增加,一般从11月份开始上升,至2~4月份为高峰,5月起呼吸病毒感染,均有利于疾病的传播。日常用品间接传播机会较少。
(三)人群易感性 本病在新生儿少见,2~3个月以后的婴儿即有发病者,6个月~2岁婴儿的发病率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新生儿出生时有来自母体的杀菌抗体,故很少发病,在6~24个月时抗体水平下降至最低点,以后又逐渐增高,至20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人群的易感性与抗体水平密切相关。各地区由于各年龄组的免疫力不同,而有发病率的差异。大城市发病分散,以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中小城市则以2~4岁或5~9岁的最高;在偏僻山区,一旦有传染源介入,常导致暴发流行,15岁以上发病者可占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平均每隔10年左右有一次流行高峰,这是由于相隔一定时间后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逐渐积累增加之故。近年来在流行病学上的两个主要问题,是菌群的变迁和耐磺胺药菌株的增加。
【临床表现】
流脑的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可有三种临床表现,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潜伏期1~7日,一般为2~3日。
(一)普通型 占全部病人的90%左右,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及脑膜炎期三个阶段。但临床各分期之间并无明显界线。
1.上呼吸道感染期 约为1~2日,大多数病人无症状,部分病人有咽喉疼痛,鼻咽部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鼻咽拭子培养可发现病原菌,一般情况下很难确诊。
2.败血症期 患者突然高热、畏寒、寒战,伴头痛、食欲减退及神志淡漠等毒性症状。幼儿则有啼哭吵闹,烦躁不安,皮肤感觉过敏及惊厥等。少数病人有关节痛或关节炎。70%的病人皮肤粘膜有瘀点(或瘀斑),见于全身皮肤及粘膜,大小约1~2mm至1cm。病情严重者的瘀点、瘀斑可迅速扩大,其中央因血栓形成而发生皮肤大片坏死。约10%病人的唇周等处可见单纯疱疹,多发生于病后二日左右。少数病人有脾肿大。多数病人于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
3.脑膜炎期 病人高热及毒血症持续,全身仍有瘀点、瘀斑,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因颅内压增高而病人头痛欲裂、呕吐频繁,血压可增高而脉搏减慢,常有皮肤过敏、怕光、狂躁及惊厥。1~2日后病人进入谵妄昏迷状态,可出现呼吸或循环衰竭。
婴儿发作多不典型,除高热、拒食、烦躁及啼哭不安外,惊厥、腹泻及咳嗽较成人为多见,而脑膜刺激征可能缺如,前囟未闭者大多突出,对诊断极有帮助,但有时因频繁呕吐,失水反可出现前囟下陷。
(二)暴发型 少数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死亡。
1.暴发型败血症 多见于儿童,但成人病例亦非罕见。以高热、头痛、呕吐开始,中毒症状严重,精神极度萎靡,可有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时有惊厥。常于12小时内出现遍及全身的广泛瘀点、瘀斑,且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瘀斑伴皮下坏死。循环衰竭是本型的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及指端发绀、脉搏细速、血压明显下降、脉压缩小,不少病人血压可降至零,尿量减少或无尿。脑膜刺激征大都缺如,脑脊液大多澄清,仅细胞数轻度增加。血及瘀点培养多为阳性,实验室检查可证实有DIC存在。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在1万/mm3以下者常提示预后不良。
2.暴发型脑膜脑炎 此型亦多见于儿童。脑实质损害的临床症状明显。患者迅速进入昏迷,惊厥频繁,推体束征常阳性,两侧反射不等,血压持续升高,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部分病人发展为脑疝,天幕裂孔疝为颞叶的钩回或海马回疝入天幕裂口所致,能压迫间脑及动眼神经,致使同侧瞳孔扩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或外展,对侧肢体轻瘫,继而出现呼吸衰竭。枕骨大孔疝时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此时病人昏迷加深,瞳孔明显缩小或散大,或忽大忽小,瞳孔边缘亦不整齐,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或强直,上肢多内旋,下肢呈伸展性强直,呼吸不规则,或快、慢、深、浅不等,或呼吸暂停,或为抽泣样、点头样呼吸,成为潮式呼吸,常提示呼吸突将停止。呼吸衰竭出现前病人可有下列预兆:①面色苍白、呕吐频繁、头痛剧烈、烦躁不安;②突然发生昏迷、惊厥不止、肌张力持续升高;③瞳孔大小不等、明显缩小或扩大、边缘不整齐、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球固定;④呼吸节律改变;⑤血压上升。
3.混合型 兼有上述二型的临床表现,常同时或先后出现,是本病最严重的一型。
(三)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 不多见,成年患者较多。病程常迁延数月之久。患者常有间歇性畏冷、寒战、发热发作,每次历时12小时后即缓解,相隔1~4天后再次发作。发作时可出现瘀斑、斑疹、膝腕关节疼痛等。诊断主要依据发热期的血培养,常需多次检查才获阳性。辨点涂片阳性率不高。病程中有时可发展为化脓性脑膜炎或心内膜炎而使病情急剧恶化。
【预防】
(一)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二)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三)药物预防 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连服3日;小儿每日为100mg/kg。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①发热伴头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国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环素进行预防。利福平每日600mg,连服5日,1~12岁儿童每日剂量为10mg/kg。
(四)菌苗预防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国内尚有用多糖菌苗作“应急”预防者,若1~2月份的流脑发病率大于10/10万,或发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时期时,即可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
http://www.dzjk.com/jbdq/lxjb/0591316121954436.htm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结核或其它脏器结核病变。既往以小儿多见,常为肺原发综合征血源播散的结果,或全身粟结核的一部分。成年发病率占半数以上,以青年发病率较高,但也可见于老年。除肺结核外,骨骼关节结核和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常是血源播散的根源。部分病例也可由于脑实质内或脑膜内的结核病灶液化溃破,使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上有结核结节形成,病灶周围有炎症和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并有干酪坏死,常以脑底部最为明显。在蛛网膜下腔内,有多量的黄色混浊胶样渗出物积聚,主要由浆液、纤维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围绕脑干,可压迫和损害就近的颅神经,引起相应的颅神经受损症状。病变严重者可累及脑皮质而引起脑膜脑炎,引起多发性脑软化。未经适当治疗而致病程迁延的病例,由于蛛网膜下腔渗出物的机化而发生蛛网膜粘连,可使第四脑室下中孔和外侧孔阻塞,引起脑积水。根据临床及病理,可将结核性脑膜炎分为四型:
脑膜型:以高颅压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
脑内结核瘤型:病灶位于脑实质内,有局灶性脑定位症状和体征,如癫痫、单瘫等。
脊髓为主型:此型为脑膜炎治疗不当转变而来,也有发病即属此型者,有脊神经根症状或截瘫,尿便失禁等。
混合型:此型同时具备脑膜炎和脑内结核瘤型的特征。
(一)、要点
病史:多数病人有新近感染结核的病史或有结核或有结核病的密切接触史。
症状:常有10~20天的前驱症状,如精神有振、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情绪不安、易激动、低热、恶心、呕吐、便秘等。逐渐发生嗜睡、头痛加剧、并有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和脑膜炎刺激征。神志不清,逐渐进入昏迷。此时所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瞳孔定位,脉搏增速,呼吸不规则,最终导致死亡。
体征:体温多在38℃,并发粟粒性结核者体温可达40℃。多向暗处侧卧(羞明),皮肤划痕反应多数过敏。小儿前囱隆起。早期瞳孔因畏光缩小,晚期则扩大而固定,对光反应迟钝甚至消失。可出现视神经麻痹,眼睑下垂、复视。绝大多数病人颈项强直,病理性神经反射阳性,生理性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呈无色透明或毛玻璃状,也可呈浅黄色。静置24小时可有薄膜形成。细胞数和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结核菌培养可阳性,抗结核抗体升高,免疫球蛋白升高。
(2)眼底检查:在视网膜上可有结核结节。视乳头水肿可确定有颅内高压。
(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参考价值,但阴性也不能排除有结核性脑膜炎。
(4)X线检查:肺部X线检查如发现原发综合征,活动性结核、特别是粟粒性结核,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
(5)CT检查:可显示脑膜、脑实质中的粟粒病灶,结核瘤及干酪性病变,还可显示脑底部的渗出物,脑组织水肿、脑室扩张等。对结核性
脑膜炎分型、判断愈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二)、预防及预后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保持乐观,劳逸适度,使正气旺盛,减少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结核,彻底清除结核病灶,防止继发感染。
预防接种:接种卡介苗,不但预防肺结核等的发生,而且在新生儿时期接种卡介苗,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对于已患结核核性脑膜炎的病人,应住院治疗,住院时间不少于3~6个月。
本病预后不良,病死率15%以上。预后好坏主要决定于治疗的早晚及其神志状态,有神志障碍者,死亡率明显升高。
另外,老年人、幼儿死亡率亦较高。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显得格外重要。问题是早期诊断不容易,如果医生缺乏经验更会导致不能及时做出诊断。作为病人遇有午后低热,头痛、呕吐、尿潴留等不适时要尽早去医院看病,尤其当医生提出要作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时,干万不要拒绝,因为检查脑脊液是诊断此病的惟一重罢手段,其意义有时超过做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
结核性脑膜炎是可治之症,因为抗结核药异烟肼。吡嗪酰胺等都能很好地“透过血脑屏障”) 再联合使用链霉素、乙胺丁醇等,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用量要比治疗肺结核大、疗程也长,大约需两年的时间, 过早停药易复发。患者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配合 坚持用药以完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