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佛教史上一共有四次的结集现简单明了的略说之。 第一次结集:第一次结集又称五百结集或王舍城结集。起因:佛刚灭度后,就有愚痴比丘很高兴的说“那老头子死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来管我们了。”当时大迦叶尊者听了很悲伤,决心结集佛的遗教。时间:公元前486年(也就是佛灭度后三个月)。地点:王舍城七叶窟。人物:五百阿罗汉。主持人:大迦叶。结果:由优波离尊者诵出律,阿难尊者诵出法。第二次结集:起因:第二次的结集也是佛教的根本分裂,这有南北不同的说法。根据南传史料的记述,佛教最初的分裂是在第二次结集之后,即释迦牟尼佛逝世百年后。在这次结集之前,居住在印度吠舍离的许多比丘出现了放松散戒律,违反教规的现象。这突出的表现在他们的认为可向人收取钱币一事上。这些现象这当时一个来自西印度的比丘耶舍所发现,他极为劝告违反的比丘改过,但没有成功,后经他组织,在吠舍离召开了由印度各地佛教僧团参加的第二次结集。对集在少数有地位的上座长老的主持下通过宣布吠舍离比丘的行为是犯戒的决议。但吠舍离的比丘对这次结集的决议不服从,另外又举行了一次“大结集”。此后佛教便发生了分裂。认为收受钱币等“十事”是犯戒的教徒形成了上座部,坚持认为“十事”是合法的教徒则形成大众部。而根据北传史料关于佛教分裂的记述与南传史料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异部宗轮论》和《大毗婆沙论》,佛教最初的分裂是在释迦佛灭度百年后,由于教徒对一个名叫“大天”的比丘所述的“五事”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的。大天“五事”的这种观点为佛教僧团少数有地位的长老所反对,认为这不符合佛教教义,但多数教徒则支持大天的观点。这样反对大天观点的佛教徒形成上座部,支持大天观点的则形成大众部。时间:佛灭度100年时。地点:吠舍离城。人物:耶舍比丘,跋耆僧共七百人。内容:有十项称为跋耆的十事非法。目的:审查此十事的律制非法问题。结果:上座代表一致通过,认为十事非法,但跋耆族比丘不服。影响:第二次结集之后跋耆族比丘虽然失败,但内心不平,传说有东方系别行结集,于是东方系的大众部和西方系的上座部公开分裂为二。第三次结集:起因:阿肓王当时在鸡园寺每天供养上万的出家人,有六万外道混杂在内,为了清理僧伽的混乱,因而引起了重新结集,整理三藏。主持人:目犍连子帝须。人物:一千名阿罗汉。时间:佛灭后236年,阿肓王治世时期。地点:华氏城。结果:驱逐了分别说以外的正统说论者,编纂了二部《论事》。第四次结集:起因:迦王弘护佛教,鉴于当时的部执纷纭,人各异说,便请教于胁尊者,尊者即答“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见闻,共为矛盾”。王甚痛惜,于是在迦湿弥罗建立伽兰,召集了五百位有名的阿罗汉,并以世友尊者为上座,从事三藏的结集。时间:佛灭度后四百年间(迦王治世时期)地点:迦湿弥罗。人物:五百大阿罗汉。主持人:世友尊者。结果:集成了200卷的《大毗婆沙论》。总之,佛教最初经典的结集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慢慢而成的,由最初的只有经藏,律藏,而至三藏十二部的完成,使佛陀的教法流传于世,为有缘者所受持,修行,依止。
所谓结集意为合诵或会诵。即集合诸僧,诵出佛陀遗教,并加以审订、编次的集会。又称集法、集法藏、结经。结集的过程,大致有三阶段:诵出经典、共同审定、编成次第。历史上一共有6次重大结集。第一次结集在佛灭后数月,原因是佛灭后,诸弟子为防止异说邪见渗入使佛法日久散失,并为了调服恶性比丘。保护者是阿暗世王。第二次结集在距离佛灭后百年,原因是上座部偏重保守旧制,大众部则讲适应环境,由于对微细戒法(十事非法)产生分歧。又分为上座部结集(反对十事非法)和大众部结集(支持十事非法)。保护者是戒日王。第三次结集在佛灭后二百三十年,原因是佛教徒和婆罗门教徒往往纷争。保护者是阿育王。第四次结集在佛灭后四百年,原因是当时佛教部派兴起,各据己见,莫衷一是。保护者是迦腻色迦王。另外,南传佛教将十九世纪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五百僧人结集,作为第四次结集。该次结集首次将巴利语三藏辑录成册。第五次结集是缅甸敏东王于1871年,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举行三藏结集。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的异同,经五个月完成。第六次结集是在1954年五月十七日的‘卫塞节’,缅甸佛教徒在国家赞助下,于仰光北郊五里处的艺固山岗上结集、排印缅文三藏圣典,并邀请世界各地僧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