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省其实源自于“行中书省”。而中书省是中央机关的一个办事机构,由丞相或宰相统领。所谓“行省”,在一开始更类似于“国务院驻XX办事处”的意思。
元朝占据中国后,其领土面积巨大。在中央之下设置两级政府远远不够用,所以就设立了“行中书省”。但是任何一个官僚体系都有由虚变实的特点。既然是现实需求导致了行省产生,那么就算行省一开始是一个派出机构,最终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实打实的行政区。
所以行省制起源于派出机构做实。
郡县制的诞生没什么特色,所以放在这里简单一说。本质上是中央无法直辖县,所以诞生了郡。它一出生就是实打实的行政区。
第二,层级不同。
行省往往不管县,行政层级一般都是“省——州/府/道/郡——县”。
省和县之间总会诞生出一个行政区级别。这是由我国人口、面积和政务数量决定的。三级制最适合中国。
而郡县制里,郡就是直接管辖县的行政区。从全国角度看,这属于二级制。这类制度往往难以长久。
有些人对三级制不满,往往说三级制增加了政令传达链条,滋生腐败。但这经不起推敲,难道中央下达的命令本身就一定正确?如果三个环节都出了问题,去掉一个环节就没问题?腐败、政策执行走样源于政治制度和监管体系漏洞,而不在于国家组织形式。秦朝为二级制,不也是二世而亡!从二级制发展到三级制,本质上就是因为我国的人口、领土面积和需要处理的政务数量已经增加到二级制无法承受的地步。所以行省制出现,相对于郡县制是进步。甚至于说,郡县制都没有“州郡县三级制”先进,和行省制度比就更不够格了。
对于第二方面,政治制度上,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几个字一个都不能少。
论专制主义,全球都曾出现过;论中央集权,全球范围内只要是国家就一定有中央集权。所以分开讲就不能提现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所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具体体现就是皇帝制度。在其制度鼎盛时期,权力完全集中于皇帝个人,政策与法令实行“儒表法里”,即弘扬儒家的德治思想,也保留了很多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被转化为主人和仆从的关系。在这个制度下,地方没有多少积极性和自主权。当然,“天高皇帝远“的情况除外,且也可以算作此种政体在地方政府身上的体现。
古代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主要通过处理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