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说学这个有什么用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你我的体会:这个课让人变的更自信,更有气质。
公关礼仪主要是学习一些说话的技巧,穿着应注意的地方,等等。它能让你成为社交高手。
不知这些对你是否有帮助哦。
楼上说的很对,还有你会更容易让人喜欢啊,在社会中会做人有时候比会做事厉害啊,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6页,学习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把礼仪教育纳入大学德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一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先人们就对礼仪的作用作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孔子世家》),“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荀子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礼仪制而制法度”(《荀子?性恶》)。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曾经指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这些精辟的论述把礼仪的重要作用揭示的淋漓尽致。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入手的。因为,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公民个体的角度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通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的内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是一种善。”(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译,《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41页,商务印书馆1980第1版。)普罗提诺也说:“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质。”(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译,《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58页,商务印书馆1980第1版。)但是,在礼仪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对矛盾中,我们强调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外在礼仪形式的重要作用。正如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约翰所说的那样:“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它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无论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才能显得漂亮,得到别人的喜悦。”(傅任敢译《约翰洛克教育漫话》,第7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1版。)内在的良好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离开了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抽象道德理论和思想是空洞和无用的。
世界上的不少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把现代化建设与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例如,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道德出现危机,李光耀总理及时提出,要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而有礼”的国家。80年代初,又进一步把“仁、智、勇、义、礼、信”确定为中学《儒家伦理》课的重要内容;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贯彻的“治国之纲”。90年代新加坡政府又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进一步提出树立“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西周时期,礼仪就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不仅劝说当政者“为国以礼”,而且把“礼”作为孔门私学的重要内容。继孔子之后,荀子更加重视礼仪在维护社会秩序、化性起伪方面的重大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崇礼重德的优良文化传统却没有在我国很好地得到发扬光大。回顾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发生的历次与传统文化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每一次都或多或少地造成了破坏性的社会后果。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礼仪文化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礼仪教育停滞,致使人们的行为失范,社会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整个社会变得十分混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政治上拨乱反正,经济上加快建设步伐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破坏容易建设难,“文革”给我们国家造成的灾难性影响,直到今天也没有彻底肃清,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文明、不道德现象与“文革”对传统礼义道德文化的破坏的影响不无关系。
反思我们的德育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概括性的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行为养成强调的少,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性传授多,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少。使得一些青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大学生中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例如,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学;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杂志、图书上乱涂乱画,开天窗,甚至偷拿、毁损;在公共场所勾肩搭背、大声喧哗;上课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纸屑果皮等。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有个性;有的大学生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人为何物,难以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大学生中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已经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尽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的大学德育过大、过空、过泛,质量不高,效果不尽人意,难以“入耳、入心、入脑”不无关系。把礼仪教育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大学生在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有效地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解决知与行不统一,学与做两张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