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礼金信封上怎么写

2024-11-18 04:34: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按照古代的书写习惯,一定要竖着写,才能保持传统的风格。这是汉民族的习俗,适用于全国大多数的地域。大多数都以旧式中文书写法来写,其要点如下:
1.
竖写;
2.
从右至左,左边第一行与纸面顶部空两个字开始写,“痛悼(哀悼)世伯(父亲)大人x
x
x先生千古”;
3.
正中行纸面上下空格近乎相当写上,写上“永垂不朽(英灵永存或与天地长存等)”等敬语;
4.
末行从纸面底部估计空余两个字位置,写上“世侄(儿或世友)x
x
x敬挽。即可。
5.
注意:从纸面看,三行是从右至左,右中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

丧事礼金封包:
一般是用素色纸、白纸来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丧事礼金、丧事封包注意事项:
1.
白事送礼数额要单数,不能封双数的礼包。单数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双数,则寓意祸不单行,就会得罪主人家了。很多人习惯送礼包就封个大额的整数了事,可能不经意间就得罪人。一般封丧事的礼包都带尾数,常用1做尾数,比如501、511等。
2.
现在一些年轻人都没有写封包的习惯了,一般都是购买现成的商业封包直接送礼包,因此,一些年轻人就容易误用封包,尤其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和礼节的人,抓到一个就用,一旦用错,很容易得罪人。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庆封包,市场上的那种现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专用封包,千万不要用恭喜发财、双喜、贺等封包。
3.
白事礼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辞,把礼包送给相关司礼人员即可。有些人家亲友多,司礼登记往往忙不过来,那就很可能会漏记收礼,送礼往往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如果你送礼了,主人家却没有登记,主人家可能会怪你,这样是付出了没好报,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具名,具体做法是:现成的白事专用封包不需要致辞,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种无致辞的空白封包,则在正面顶部居中竖排写上“牛眠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
4.
办丧事的时候,主人家收到礼包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需要回礼的,也就是送一个小礼包给送礼者,这种礼包一般就是一块钱左右,象征着送礼者大吉利是。这种回赠礼包,送礼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5.
丧事送礼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亲人去世后,主人家一般都会派专人去给亲友报丧,白事礼包一般就是在使者报丧的时候送出去,让使者代收,这个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礼人员,收到礼包后会登记在人情簿,然后回礼。
6.
对于一些亲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于关系比较特殊,还要给逝者送花圈或是挽联,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办了,在使者报丧的时候一并把这个代办款交给使者,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礼包数目,避免使者弄混出丑。代物款不需要进礼包。

回答2:

  葬礼礼金信封上写法:

  1. 一般写“奠仪”。后边写上签名,要写“阳上”,加与死者生前的关系。如:阳上友李明。 

  2. 大多数都以旧式中文书写法写,竖写、从右至左,左边第一行与纸面顶部空两个字开始写,“痛悼(哀悼)世伯(父亲)大人x x x先生千古”;正中行纸面上下空格近乎相当写上,“永垂不朽(英灵永存或与天地长存等)”;末行从纸面底部估计空余两个字位置,写上“世侄(儿或世友)x x x敬挽。即可。从纸面看,三行是从右至左,右中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

  葬礼(白事)的礼金注意事项:

  1. 白事送礼数额要单数,不能封双数的红包。单数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双数,则寓意祸不单行,就会得罪主人家。

  2. 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庆封包,市场上的那种现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专用封包,千万不要用恭喜发财、双喜、贺等封包。

  3. 现成的白事专用封包不需要致辞,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种无致辞的空白封包,则在正面顶部居中竖排写上“牛眠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

回答3:

竖着写
最右侧:公元-----年 月 日
今逢______(什么日子,比如年祭,或者活祭 ,活祭就是死者生日,等等)谨记冥洋 谨封

中间写死者称呼,是什么时间去世的,一年内的写新逝,过一年的写故逝,然后你怎么称呼他,写实际的称呼,后面紧跟逝者性别,难得写显考,女的写显妣,后面跟姓(逝者)最后面写之灵位 收用。

例:故逝祖父显考刘氏之灵位 收用

左侧:署名,加入是自己的曾祖父辈的,写曾孙XXX,假如兄弟众多,则在前面写上姓氏,后面一一署名,例:曾孙刘 一一
二二
三三

玄孙:刘 小一
小二

叩送(就是磕头送上的意思)

一定要竖着写,这是轩辕黄帝故里的习俗,适用于京城及全国大多数的地域。里面装的纸钱多少你就随意了,这个不讲究。

回答4:

奠仪2个字就行,
一般现在都有专门的主事人,直接拿钱给收钱的(农村叫账房先生),在孝薄上面登记下,不要直接给亲属
奔丧,长沙这边在殡仪馆开追悼会,追悼会厅门前会设有签到处,礼金登记就可以了。

回答5:

这个很好写的,比如愿妹妹在天堂无忧无虑,各位亲人节哀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