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一般由封面、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致谢等要素组成,其中注释和附录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而其他各要素均为必备项目。(一)封面通常包含作者、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所在教学中心等因素。格式要求: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及职称、所在教学中心的项目内容用小3号楷体。(二)目录一般包括社会调查报告三级标题的名称以及对应的页码,附录、参考文献的对应页码。格式要求:另起一页。“目录”要素本身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宋体。行距1.5倍。(三)标题、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标题,是社会调查报告的门户,应当力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标题要求不超过30字。内容摘要,为中文,是对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准确扼要,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评述。通常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以及研究结果的讨论或结论。字数在200-300之间。关键词,是表达社会调查报告主题、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一般是从社会调查报告的题目、内容摘要或正文中提取出的,通常为4个左右,一般不超过7个。格式要求:1. 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2.【内容摘要】要素本身用5号宋体加粗,具体内容用5号宋体。3.【关键词】要素本身用5号宋体加粗,内容用5号黑体,字与字之间用分号隔开。(四)正文为社会调查报告的主体和中心部分,基本结构是前言、正文、结论(社会调查报告的结构通常为引言、调查对象与手段、调查结果与成因分析、结论)。正文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其各结构要素,但各部分内容应该用若干层次的标题来表示。正文字数,社会调查报告不少于3000字,毕业论文本科不少于15000字,专科不少于12000字。格式要求:1. 除正文文中标题外,正文文字内容应为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1.5倍。2. 正文文中标题: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加粗,可根据标题的长短决定是否独占一行。如独占一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一行,标题后要加句号;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5号宋体,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五)注释注释是对社会调查报告中所应用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是对引文出处的说明,采用脚注的形式。格式要求:通常是将光标放置在加注之处,然后鼠标点击“插入”,出现下拉菜单,找到其中的“引用”目录,点开其中的“脚注和尾注”栏,找到“自定义标记”,写入“[1]”,再点击“插入”即可。完成后,加注之处右上角会出现相应的注号,形式为“[1]”,同时,本页末有一横线与正文分开,以便加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著作时,注文的编写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隔开;引用文章时,注文的编写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隔开。(六)附录附录是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格式要求:“附录”要素本身用4号黑体,在正文之后空两行顶格排列;另起一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编排内容。附录编号要连续。具体编号形式参考正文。(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等的记录。格式要求:“参考文献”要素本身用4号黑体加粗,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列;另起一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排列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形式参考注释中注文的编写顺序。参考文献的编号要连续。(八)致谢它是作者对在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的感谢词。格式要求:另起一行。“致谢”要素本身用4号黑体加粗;另起一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编排内容,回行顶格。(九)表格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格式要求:(一)表头包括表号、标题、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x x 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二)表体表体的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端不应封口(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对齐。(十)数字社会调查报告中的数字,除了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式应前后一致。(十一)标点符号社会调查报告中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不可误用、混用标点符号。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加以区分。(十二)计量单位除特殊需要外,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十三)页码页码居中于页面底端,为连续页码。(十四)打印与装订社会调查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在左侧装订,打印件一式三份。
社会调查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办法,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和教学部门提供研究资料和社会信息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体现为:
(1) 真实性:
它的真实性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
(2) 客观性:
客观性,指客观地反映事实,忠于事实,不带有调查者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对客观事实随意引申,或不切实际地渲染。
(3) 针对性:
社会调查报告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一些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回答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面”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实效性:
(5)、评价性:
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沿续和补充。教师帮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学校所在的地区特点、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疑点,或联系教材的内容问题展开调查,通过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疑问。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调查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拟定社会调查计划,制定可行的社会调查方案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实施社会调查计划,如何从调查对象处获取有用的资料。调查内容最好由学生自选调查课题,教师审查把握原则问题,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自愿四至五名同学结合成一个小组,发现身边的一些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有目的地的去采访、调查。学生还可以通过家长,深入到各行各业进行小范围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