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历过一件难忘的事:一不小心收到了硕士录取通知书,新老同学纷纷向我道贺,一时间电话被打得欠费。一位早已疏远的同学也打来电话,说要请我吃饭。怎么办呢,是接受邀请还是谢绝?按照本意,一无共同语言,二来浪费时间,自己实在无心见他;可是人家好心好意请你,情面不领似乎说不过去。如果答应前往,在饭桌上,没有叙旧之情但又怕冷场而强迫自己无话找话,这种窘迫相可想而知。再者,来而无往非礼也,如果答应前往,还要回请一顿,到时还得考虑:请这位同学到哪家饭店合适?去好一点的饭店吧,担心他会疑心你在摆阔;找个次一点的吧,又担心他会觉得你很小气。
当时我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充分照顾和尊重同学的感情和愿望,违心地答应,并回请对方;这样做的结果是体现了善意和好心,而代价是牺牲了真诚。另一种选择是充分照顾自己的感情和愿望,直接谢绝;其结果是体现了自己的真诚,而代价是可能违背了他的善意。两种选择都有欠缺,哪种选择会更好一些?是置真诚于不顾而选择了善意,还是选择真诚来牺牲善意?
考虑到n年前买衣服时的一次教训 --那次买衣服是为了在女朋友面前撑面子,我“咬牙切齿”买下一套很贵的衣服,结果是其后约有半个月,自己都没有缓过劲来。有鉴于此,我作了“明智”的决定:宁可我负别人,不可别人负我,于是找了个理由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
现在想来,当时所作的决定未免不近人情。如果事情可以重来,我宁可充分照顾和尊重同学的感情和愿望,选择较合世俗的做法: 应邀赴约, 见机行事。当然,如果这位同学当时并不是为了献媚讨好,而是出于真心请我,那我还可以重新检讨我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友谊。如果只是出于客套,则说明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是在原地踏步,那么我接下来只能是咬紧牙关(不是舍不得几个铜板,而是尴尬),回请一顿,下不为例。这样一来,就留有余地了。
从那以后,人情往来的事经历的多了,越发使我明白,有很多事情其实往往了尤未了,当时所谓的明智也未必真明智,不如放下得失之心,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根本原则,尽量成全别人,正如俗语所言:成全别人就是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