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不说话的创作背景

2024-12-20 19:24: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子不语》打入日本顶级漫画期刊《ULTRA JUMP》之后,夏达一举成名,更成为中国国际动漫节形象大使。这位80后漫画家将以最青春的方式给我们的连载版面注入鲜活的力量。
像大多数80后一样,夏达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了日本漫画,《乱马》和《灌篮高手》成为她的最爱。受这些作品的影响,夏达开始自己画起漫画来。由于父母都是文化工作者,夏达从小接触的都是画家学者,父母很容易就给她找到了绘画老师。而在夏达练就扎实的绘画基本功的同时,她的父母也足够开明,完全不反对她画现代漫画。她就此打下了职业漫画家的基础。
现在,夏达自己成为了连载漫画家,她的《子不语》在中国和日本同时连载着,每月要交近30页画稿;与此同时她还在创作其他作品,被很多媒体约稿。
“连载的生活的确是很辛苦的。”夏达承认,“我的生活作息基本是颠倒的,因为我习惯在不受干扰的夜晚时段创作,每天要画到早上5点到7点,然后睡到下午。”
每个月临近交稿的几天必然是夏达最焦虑的时候。因为在一个连载周期开始的时段,她需要很多时间来构想故事,直到思考成熟后,留给实际作画的时间就很吃紧了。“几乎永远在赶稿的状态。”夏达说。
拿到这个作品样稿的时候,记者有点难以相信,故事中那个内向自卑、被同学戏称为“哥斯拉”的主角“小末”和眼前这个人气高涨的漂亮女孩真是同一个人吗?
“这个不说话的‘哥斯拉’真的是我。”夏达说,“我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一直跟着爷爷生活。后来爷爷去世了,我来到新的城市一下子很难适应,非常内向,从来不主动和别人说话。大家就排挤我,叫我‘哥斯拉’,如果我的手套落在教室,第二天就会被扔进垃圾桶。”
后来经过一个很长的痛苦过程,夏达终于改变自己,被大家接受了。“这个绘本是画给成长中的女孩看的,同时也是两个自己的互望。14岁的我从来没想过今天会变成漫画家,而现在的我通过这个绘本回望过去的自己。”
在报纸上开故事漫画的连载,夏达此前从未尝试过,她自己也觉得很有趣。“报纸的读者群和漫画杂志是很不一样的,”夏达说,“看报纸的很多是有孩子的成年人,其实我很希望他们看了我的作品以后也可以喜欢。中国的家长一般会把孩子看漫画当成‘不务正业’,我希望他们能了解到,其实成为一个漫画家,能连载出版自己的作品是一件很不错的事。”因为,有一些人认为,漫画家就像明星一样,虽然不能在舞台上又唱又跳,但能把自己的漫画作品就当作明星的歌舞带给大家看,受到大家的捧场,拥有许多粉丝,这不跟明星站在同一高度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