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红楼梦的读后感1000字

悲点,高中生水平的
2024-12-21 02:53:1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红楼一品,独爱黛玉。
你似是红楼的牺牲者,而你,却在无数芳华中脱瘾而出。

诗歌和宿命是你全部的世界。初显诗才是在元春省亲之时: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虽有歌功颂德之嫌,但立意高远,境界开阔,远非众姊妹可比拟。

在你还未入住大观园之前,你的这首诗中已经把大观园比作“别红尘”的“仙境”了。但是在滚滚红尘的包围之中,突然出现这样一个远离名利喧嚣的乐园,是注定不能长久的,最终的被抄检是她必然的命运。然而又唯有在这样的仙境之中,红尘之外,才会开出你和宝玉那至真至纯的爱情之花。不幸的是大观园像虚无的梦一样,像午夜的昙花一样,俯仰之间已是狼藉一片。你的那场缠绵悱恻的爱情之剧注定要和大观园一起谢幕。

然后你又为宝玉捉刀,写下: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自然淡远,别具一格。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齿香。

你不仅有诗才,你对诗歌的悟性亦让人叫绝,同时也加速了你的死亡。

有一次梨香院内笛韵悠悠,歌声婉转,唱的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开始是侧耳细听,继之不觉点头,又继之心动神摇,又继之如醉如痴,以至于站立不住。

唉!只怪你太聪颖,对诗词一听便透,假如你愚顽到一无所知,又怎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只可惜,你的芳心已被你对诗歌的超人的悟性唤醒,

你的心湖从此不再宁静,时时波澜翻卷。

有一年春天,桃之夭夭,一阵风来,落红遍地,你便哭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由花及人,你想到:“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于是你希望:“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吟哦,却成了你生命的谶语。

我在红尘中只能祝愿天的尽头有你想要的香丘。

哀哉!痛哉!诗歌成就了你的一生,同时也葬送了你的性命。

你在海棠诗社第二次社日时写到: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从诗中可以看出你已经知道自己诗魔缠身,又是临霜写又是对月吟。难道你忘记你初到贾府时贾母对你念过《四书》已经极大不满了吗?

记得你还在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当时湘云吟道“寒塘渡鹤影”,你对道“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因又叹道: “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黛玉呀,世俗的东西你不屑一顾,不愿争取,但是诗歌的舞台你寸土不让。悲乎哉,你如此的才华横溢又锋芒毕露,怎能自容与姐妹们中间呢?又怎能见容于贾母,见容于贾府呢?

真正为你添的一生病的是宝玉挨打后你在他送你的旧帕上写诗。诗道: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你诗兴大发,欲诉心中无限事,“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

说你不知,或许冥冥之中你知道,不然的话,临死之前,你为何要焚此稿以断痴情呢?

呜呼!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欠命的,命已偿,欠泪的,泪已干。你为诗也为情流尽了泪,这就是宿命。尽管你的泪干了,可它却久久地湿润着我的心,尘世中的我祝福你在泪水铺就的天堂之路上不再坎坷。

回答2:

小时候,似懂非懂的看过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从那时起,便知道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凄美的爱情故事.到了初中,才捧着厚厚的小说来看.在他们的故事里,流了自己的泪.便这样爱上了红楼梦.因为电视的先入为主.我心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形象就是陈哓旭和欧阳奋强,尽管之后看了很多次小说.也许是个人的喜好,我更喜欢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

最近,看了北京电视台的红楼梦中人,感慨颇多.也许是基于童年的梦想,所以特别关注红楼梦中人.每场比赛都能看到很多宝哥哥林妹妹宝姐姐的精彩表演.有句话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应该属于外行,看的仅仅的热闹,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热爱和喜好的心理.所以对选手没有过多的挑剔.不过,当他们在表演的时候,我会不知不觉的拿他们跟陈晓旭和欧阳奋强比较.

宝玉组,我最喜欢牛毅男和徐yao.黛玉组是李旭丹和闵春晓,宝钗组只有蔡飞雨.喜欢牛毅男是因为他的外形很接近宝玉,徐yao是表演得好有很大的感染力,看他的表演,情绪很容易就被他带动了起来,这点应该算得上是好演员的基础.李旭丹是一个让人看上去就会怜惜的女孩,有黛玉的柔弱和神韵.春晓是一个很容易打动人的女孩,看她的表演有种如坐春风的感觉,很舒服很惬意.飞雨的大度,活脱脱的一个宝姐姐.我对红楼研究不深,只是感性上的一点点认识.和那些专家相比,显然是班门弄斧的.

关注红楼梦中人以来,经常在网上看一些相关的新闻和帖子.给我第一感觉就是乱.太乱了!有人说,红楼梦中人就是商业性质的抄作,是在玷污红楼.就我来看,我更多的心境只是一个观众,单纯的观众,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们选他们的,我看我的,我是不会在乎他们是不是抄作.但是说玷污了红楼,我觉得太过了.我想,之所以红楼梦会一拍再拍,肯定是真的遭人喜欢.只有喜欢才去拍.不管拍得好还是不好,绝对不会是玷污的行为.

现在选秀已经结束了.黛玉由旭丹扮演,宝钗由姚笛扮演,而宝玉却还要继续在全国寻找.结果一出,全国人声鼎沸.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有叫好的也有叫骂的.尤其是红楼吧帖里,简直成了"地狱",骂选手的帖子时时在更新.看着看着,不觉得有些心寒.

现在被骂得最多的是李旭丹.帖子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当然也有善意批评的,但是非常少,几乎没有.骂李旭丹的人有几条理由.第一条,说李旭丹不够漂亮,长得丑,不适合演林黛玉.第二条,说李旭丹有黑幕.其实,平心而论,李旭丹即使不算美也不能说很丑.有句很老套的话,一百个人心里有一百个林妹妹,李旭丹不可能是所有人心目中的林妹妹,有人说她不适合演林黛玉也是很正常的事.说李旭丹有黑幕,其实就是胡枚导演看上她而已.被导演认可,能算黑幕吗?

现在吧贴里骂李旭丹的话,简直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随便点个帖子,就能看见很多被ps的照片.都是些丑化性质的照片.很显然是反对李旭丹的人做的,帖子里的话不是善意的批评,而是侮辱性质的人身攻击.看着让人心寒.我有时在想,李旭丹只不过是个18岁的女孩子,为什么要遭到那么残忍的对待?不经意间发现了那些骂她的人给出的一条理由,因为李旭丹糟蹋了林黛玉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理由.至于吗?前面都说过,一百个人心里有一百个林妹妹.所以不管谁去演都不能让所有的人满意.那么不管谁去演,都会遭骂.我们国家自诩礼仪之帮,但是就因为一个电视剧,去辱骂一个和自己无怨无仇的小姑娘,公平吗?

我不明白骂人者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和动机.反正我不会随便去骂.我要是不喜欢,我就不会去看.眼不看为干净.更不会去抵制什么.我觉得有些网友的行为非常可笑.说什么抵制新版红楼梦,胡枚拍红楼又不花他们一分钱.即使拍得不好,最多不看就是了,何必去抵制,还自诩什么红迷.作为一个观众,应该做观众的事,而不是在戏没有开拍前就给别人泼冷水.更不应该去辱骂那些演员.

回答3:

1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又一个国度——英国。她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杰出的、有天赋的,剧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亚。他用他毕生的经历发扬了本国的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那时一个民族,他那时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表现着自己、充实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亚与戏剧的微妙关系一样,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灵魂的一部分。与其说他是异步伟大的巨著,不如说它是中国通史。与其说那是写贵族的生活,不如说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从一点点的细节来讲,那种语言的魅力体现出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找不出一斯破绽。而从中又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民生国计,无不与此相关联。这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柬书。

前面说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我认为恰恰相反。从中有许多的破绽,例如贾宝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经暗示到其是一悲剧人物,而到高鄂的笔下它又成了一个乐于学习又参加考试而考取举人,从一个顽童到一个好学之人,这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衔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后又丢下已经怀孕的宝钗出家为僧。而且据说高鄂是因为一个上任的资助,取续写红楼的,我认为一个初衷就不那么纯洁的人,并且也没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写的《红楼梦》。是无法写好的。再说想象曹雪芹一样的来刻画人物是非常难的,不是容易达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这四十回不写,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还是听美好的。

回答4: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桥,她正好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史的开端之上。由此看来,《红楼梦》一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距离也更加鲜明。作品呈现的古典画卷如此全面逼真地保存着过去时代的影响,使我们得以从中品位出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情感领域巨大而微妙的异同。我们悲喜交加地看到,人类情感史和理性史一样是在向前进化着,尽管进化的轨迹是如此沉重而迟缓,一步一个脚印,前仆后继,包括血和生命的代价,转眼间焦头烂额,各奔东西。
现代人仍能从灰飞烟灭中感受到强烈的力与美,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共鸣的感情中正夹杂着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疏远与隔膜。这个时代一多半的男人择偶时会选择薛宝钗,至于癫狂情痴的怡红公子,失去他显赫的门第,他在一多半女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文不值。现代人的眼泪肯定越来越少,比过去至少少一条黄河的水份。不知道这意味着情感的荒芜干旱还是精神上的愉悦幸福。人们在情感上变得聪明多变,也更加蒙昧狡猾。他们经常处于言不由衷、情感与理智相悖离的状态,胸怀理想但并不听从理想的召唤。他们有七情六欲,但往往跟情感背道而驰。如果说古典情感时代个人情爱的悲剧来自家族和社会,几无可调,但毕竟是在前进着。作品力所能及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古典情感史划下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句号。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设想宝、黛一旦结合接踵而来的男耕女织、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出弹得破的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至于金玉良缘则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种苦难方式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烟般的风花雪月一去不复返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毁灭、精神和肉体都无法取得胜利。恋爱变成病根,女人成了婆姨,男人成了女婿,大观园内一群贵族男女成了世人叹为观止的情爱玩偶。
然而,现代人并不见得会比古人轻松到那里去,相反,他们保存精神之爱的难度更大,阻力不仅来自社会,更主要来自人心本身,它蕴藏的愚蠢和激情似乎仍然大有潜力。斩断了旧问题,繁杂的新问题又在涌现,时代的问号就像一只此起彼伏的九头怪。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有时结解决一个难题,却要耗费数千年之久。从《红楼梦》一书到当代文学,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也许离集体解疑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还差很远,人们仍在迷茫,情感的艰难状态仍然是一个悬念。
《红楼梦》是那个时代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文学巨著。我们在磋叹惋惜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仍在发光的思想,正在离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早从书中不可弥补的疑难断层开始,它已经在做这种反向运动。
情感不会过时,过时的是情感方式。每个时代都有悲剧,不尽相同的是悲剧的性质。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现代人需要有总结他们情感史的巨著,有的已经出现,有的仍在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静悄悄的孕育着。谁知道呢?未知的一切对创造者构成巨大的挑战和诱惑,奋斗的最终也许只是一个不完美的句号,但他们毕竟已经展开了一幅相对和谐和完整的新生活图卷。
为报答三生石畔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下世为人的绛珠仙子决定把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他。这一感人至深的引子,使得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美的哀婉和感伤。华丽唯美的描情绘景、工整严谨的诗词行文,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规范……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作者都将古典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