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预习时学生只注意问题的答案,教师该怎么办

2024-12-28 11:14: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自主预习时学生只注意问题的答案教师该怎么办 阳城五中 成掌印内容提要:自主预习时学生只注意问题的答案,可见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思想的深度不够。没有意识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意义。没有和缺乏解决问题的正确的策略。这是一种粗心大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左的和右的思想和行为对于自己的前进和事业的危害是多么的严重。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在自然界、人类和社会思维发展中的发展的矛盾,在自己的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本文阐述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是怎样利用“发现法”、“对比法”、“延伸法”、“热点问题讨论”、“读图填图训练”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地理实践活动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 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利用“发现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现法”又称问题探索法,它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不直接将答案灌输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独立发现,然后自行消化。运用发现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有位名人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提问的权利大多在教师,学生只会顺着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笔者先让学生认真阅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阅读后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些问题,就会引起创新的“火花”。学生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例如教材中涉及到的“全球变暖”、 “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课前可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材料,课上进行辩论或讨论。对于“全球变暖”产生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增多所致;也有的学生认为是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所致;还有的学生认为是由于人类广泛使用电冰箱、空调,排放大量氯氟烃,人们平时使用杀虫剂和洗涤剂中也含氟所致;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地球气候周期变动所致,现在可能属于间冰期;个别同学提出与大多数同学截然相反的意见,提出目前全球气候没有变暖,反而有变冷的趋势。对于“全球变暖”产生的后果,有的学生提出,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屿国家、沿海城市将被淹没,人多地少的问题会更加严重,人们会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爆发战争;也有的学生提出,全球变暖可使南极大陆冰雪融化,海面蒸发加剧,水循环更加活跃,全球气候暖湿,植物得以生长;还有的学生认为,全球变暖,某些温度带向高纬移动,种植农作物的范围会增大,农作物的复种制度也会增加,住在温带地区的人们也可以吃自己种的香蕉、柑橘等亚热带水果了;甚至有的学生想到,气候变暖,动植物繁生,地球上是否会重新出现恐龙……。虽然有些学生的想法可能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异想天开,学生想的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对这一问题展开想象,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同学提出一些疑问,如气候变暖与降水有何联系?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上课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答清楚,不过这也没有关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这样,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一一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一一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对比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假设与现实对比,即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假设,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和讨论,得出假设的结论和结果,然后再与现实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强化现实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假设与现实对比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还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有些内容看似简单,学生也习以为常,不会引起同学的重视。例如讲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时,笔者先让学生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吃穿,学杂费,零用钱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学生习以为常的(因为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有四个人来分享你现在拥有的一切会怎样呢?假如马路上的车是现在的四倍;医院里的病人是现在的四倍、学生人数是现在的四倍……会怎样呢?这些学生习以为常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假设人口与现实的人口强烈对比,极大的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通过这样的假设与现实对比,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条件发生变化,就连我们习以为常的四季、昼夜等都是可以改变的。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塑造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自我能力也得到了发挥和施展,自我价值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求知欲也得到了最充分的满足。利用“延伸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所谓“延伸法”,就是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来,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去,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尤其是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机嫁接,在知识与知识的碰撞与结合中,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在借助各学科知识与能力,加强学科知识的渗透和综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教学中,不仅注意学科内知识紧密联系,而且还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其熟悉的历史、生物、政治、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辅助地理学科的学习。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变通性。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图像性6.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思维空间,展示思维魅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