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干沟村,住着166户村民,何厚宾家是这里唯一的一户汉族,在何厚宾居住的40多年里,他手把手教村民翻土、施肥、种菜、预防病虫害
大家都是互帮互助,没有哪一方弱势的说法,主要是汉族是人口最大的一个民族而已…
抱歉,我还没学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您可以问我一些其它的问题,我会尽力帮您解决的。
1935年5月22日,红军总参谋长、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传奇。
彝族的历史非常古老,相传,诸葛亮南征的就是彝族,在汉族统治者的压迫下,彝人流落在大凉山区,过着贫穷的生活。据老百姓的描述,彝族还处于奴隶社会,他们相信神灵,还使用巫术。在冕宁不远的地方,有道泉水,据说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哑泉,当地人说,彝人在水里施下符咒,喝了泉中的水就会变哑。
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带领下,来到彝区,部队都进行了民族政策教育,上级说,彝族同胞受的苦难,远远超过汉人,国民党欺压他们,奸商欺骗他们,他们对汉人是抱有成见的,但无论如何,绝不许开枪。
山上还有“孔明寨”,据说这是孔明和孟获交战时屯兵之所。彝人的田就在山坡上,倾斜度跟峭壁差不多,地里只有点玉米,房子更是简陋,墙壁是用竹子编的,上面覆盖着松树皮。
突然间,山上传来“喔……喔……”的声音,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叫,身材高大的彝人出现了。他们穿着奇怪的服饰,有很多根本没穿衣服,男男女女耳朵上戴着骨环,有的人鼻子上还穿着银环,这些人挥舞着土枪、长矛、棍棒,叫喊着冲下来,他们显得非常激动,后面工兵部队遇到袭击,衣服都被剥光了,人却没有受到伤害。肖华等人出面宣传党的政策,费尽口舌之后,终于有个小头目去喊彝族人的领袖。
小叶丹来了,那是个高大的汉子,披头散发,刘伯承也到了。他们诚恳地交谈,最后当众结拜为兄弟。当晚在大桥镇,刘伯承买光了全城的酒来接待小叶丹,小叶丹答应帮红军过境。
山里的天气很奇特,中午十分炎热,下午会有大风,晚上开始下雨,到了第二天早上又是晴天。今天一早,小叶丹的四叔做了红军的向导,在他的带领下,到了晚间,红军终于走出彝区。
红军走后,小叶丹打起了红军彝民支队的旗帜,在因伤留下的红军某部政治委员的帮助下,坚持了5年的斗争。
国民党要追究他与红军结盟的罪责,他被迫交出1.2万两白银和120头母羊。但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愿交出“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队旗。他叮嘱妻子:“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红旗,将来交给红军。”
小叶丹将这面旗帜珍藏在背兜下特制的夹层里,随身携带,格外珍惜。
1941年,彝族败类邓秀廷在反动军阀的支持下,挑拨离间,分化了联盟,镇压了彝民革命,抓住了红军政委。后来小叶丹的委任状被邓秀廷搜去,以“通共有据”,在大桥镇惨遭杀害。小叶丹在被捕前,含着热泪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弟弟沽基尼尔:“刘伯承这样有信有义的大人物是绝不会骗人的。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旗帜,将来交给刘司令员。”
1950年春,冕宁解放后,小叶丹的妻子从山洞里取出珍藏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把它交到了刘伯承手中。刘伯承又回忆起15年前那段动人的故事......
小叶丹的孙女果基曲比莫经常拿着照片,对4个子女讲述彝海结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