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初步解决了体制约束问题,把传统体制时期被压抑的各方面积极性释放了出来;开放初步解决了资金和技术短缺问题,目前中国经济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相当充足的资金。尽管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带有一定程度的过渡性、易变性、不确定性甚至模糊性特征,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与体制过渡相适应的那种粗放式、外延型、主要依靠大量资源投入、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优势支撑的国民经济超高速增长时代行将结束。现在的中国,制度供给已经初步到位,资金供给已相对充足,资源供给虽然仍明显短缺,但总体上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尽管如此,中国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却不容乐观。人口多、劳动力无限供给实际上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揭开的所谓“支撑增长”的面纱,切不可过于盲目。要看到,到目前为止,我们不仅需要有一个更加切实可行的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而且也需要有一个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目前,很多企业仍然更重视对短期就能见效的机械设备等外延型固定资产投资,很少甚至不重视对中长期才能见效的内涵型人力资源的投资。结果,人力资源实际上已经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制度供给和外部资金和技术供给的边际产出率出现递减、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劳动力供给和人口增加的边际附加价值增长率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如何把人力资源这个短板拉长,也就成了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长期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然而,到目前为止,在认识上人们仍然还是更多地重视制度、市场、资金等因素,还很少甚至不重视人力资源及其供给。人力资源的短板效应正在显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把人力资源作为人力资本来看待,把人力资源上升到人力资本的高度,把人力作为资本来组织、管理和运用,对于充分调动、发掘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也是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