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德议论文800子。急。

2024-12-18 22:59: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两篇社会议论文——浅谈师德

①脏话批语和破口乱骂是怎样的师德沦陷

在学生作业的老师评语中,如果充斥着“没脑子”、“恶心”、“真牛B”等脏言秽语,你会怎么想?学生家长能放心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吗?日前,有网友在无锡的东林论坛发帖称,他朋友孩子的物理作业本上充斥着“恶心”、“没脑子”等评语,孩子家长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这些攻击性评语到底杀伤力有多大?据调查统计,70%的小学生会因此失去自信。(12月22日《现代快报》)

看到这样的老师、这样充满污言秽语的评语,实在难以令人相信这是一名重点学校老师所为,如果确有其事,令人大跌眼镜。师德竟败坏到如此境地,何以能披上人民教师这张尊贵高尚的外衣?师德败坏的教师并不止他一人,几乎是同一天,媒体上有着两条类似的报道,据《重庆晚报》报道,前日下午,沙坪坝区某高校的兼职老师取车时,发现自己停在校内的奔驰车被人划伤,一气之下口无遮拦地一阵乱骂。旁边的清洁工见状,劝说这位老师讲文明,遭来对方塑料凳袭击。

一个是用脏话做批语,一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破口乱骂,却都与师道所倡导的文明相去甚远,反倒与泼妇骂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怎样的师德

虽然,两起事件发生在不同地域,但却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它们却深刻地反映着当前师资队伍中素质良莠不齐的现实问题,师德建设再次摆在了桌面上,因为如此师德沦陷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对于作业评语的禁忌,是否需要加强规范?在遭受脏语等带来的攻击性评语时,众多学生家长选择了沉默,却是因为害怕遭到老师的报复,从这个小小的细节里面可以折射出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着师生或老师与家长之间权利地位不对等的现象,至少这存在于众多家长心里,在他们看来,老师占据着强势,一旦揭发或举报,就可能会遭到报复。

人民教师,这一称呼之所以冠以“人民”二字,与人民公仆等同,他们的职责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虽然与公仆有别,不属于公务员序列,但他们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对等的。家长和学生如此忌惮,某种程度上会纵容此类师德继续败坏,因此,学生和家长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对教师素质予以严格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师德沉沦的现象再次发生。

博主评论:师德?我早已见过比这师德更差一万倍的老师,并不觉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出现,那么我们就真的得注意这样的社会存在了,为人师表的标准,虽然已经不是当年的拿着戒尺打手板那么简单,但是也绝不可能是满口粗话连篇,随意动手打人,之所以对交大附有感恩之心,就是因为见到了真正有师德的老师,而不是像中关村那样的污浊不堪。

②“脏话评语”拷问师德良知  在学生作业的老师评语中,如果充斥着 “没脑子”、“恶心”、“真牛B”等脏言秽语,你会怎么想?家长还能放心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吗?日前,有网友在无锡的一个论坛发帖称,他朋友孩子的物理 作业本上充斥着“恶心”、“没脑子”等评语,孩子家长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12月22日现代快报)  切当而中肯的作业评语,能够增进师生间交流互动,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激发学习兴趣。而评语中脏话连篇,根本不是教师帅真的表现,而是一种轻率之举,是对学 生人格的侮辱!  时下,随着绩效考核的深入,教师工作指标渐趋量化。少数教师划个“阅”字了事的现象已经很少存在,但是,通过偷工减料,转嫁负担,让家 长批改或让学生互改的情况还时有发生。此中除少数确属教学改革之外,更多则体现了教师的懒惰思想和敬业精神缺乏。虽然这样的教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中只是“一 个指头”与“九个指头”关系,但他们的举动却败坏了教师声誉,影响了教师整体形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 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教师的脏话评语,显然对教学生态环境是污染,是对学生身心的伤害。但脏话评语又尤如一面镜子,也照出了教师内心的丑陋和素质的低下。  也许有人认为,将教师的一点小事上升到如此高度,是对教师职业的曲解和对教师另类的绑架。诚然,教育是个特殊行业,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 特殊群体。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哪怕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表扬、一个批语,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起到潜移默化作用,所以,对教师来说,哪能如此随 意?  脏话评语也反映了学校管理上的漏洞,平时只有要求,却少有检查,使得批改作业成为一种形式。在此基础上,一些教师自己把地位看轻了,把 职业看贱了,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看得过于随便了,所以,才会导致评语中脏话连篇。对这样的庸师,学校应当加强管理,敢于亮剑,而学生也应当勇敢地拿起维权 武器,大担向学校反映,让不称职教师受到处罚,毕竟自己的作业本,不是教师脏话的跑马场。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请老师笔下留情。博主评论:这位写手笔下留情,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我认为,教育因人而异,如果老师用同一种方法对待班里的学生,那就算是个失败者了,我们那个流氓的初中班主任曾说:“老师这一碗水是端不平的。”这话很对,不过她对水的分配,不是按劳分配,也不是按需分配,而是按喜欢程度分类,这就让我这个不拍马屁的学生受到了并不很尊重的对待,要不是我及时发狠,估计她又会把我当成好欺负的那种类型,我为东北出了这么个玩意感到惋惜,而之后接触的几个东北同学,相对是比北京人更直接,更开朗,但是并不那么流氓,况且他们还不是老师,没有为人师表的任务,看来这年头,师德是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了,悲哀。
博主总结:师德?一边呆着去,他们沦丧他们的,我们学我们的。遇到好老师,毕业后定当回望相谢,遇到混蛋老师,毕业后互不相欠,从此再无交集。当你成为社会学者的时候,也可以像上面两位一样,揭示社会问题,呼唤民众,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