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曾有过不少之最,值得骄傲。
营口,东北老工业基地家族的一个典型城市。他是百年老港之城,曾是东北地区有名的轻纺工业基地,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营口成为被市场经济冲撞最严重的城市,企业经营日趋恶化,支柱产业先后坍塌,名牌产品几乎销声匿迹。到1997年,全市工业已连续七年盈亏相抵为负数,六成以上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大批职工下岗待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7.7%。工业经济几近停滞的现状,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接踵而至并集中爆发。
营口港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港口。现在,它已经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继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东南亚航线开通后,又于2003年初开通了第一条国际客货班轮航线,结束了营口港没有国际客运的历史。2005年,营口港货物吞吐量突破7500万吨,集装箱完成80万标箱,年增幅均在30%以上。2007年可以实现亿吨大港的目标。营口港的发展又直接带动了开发区的发展。营口港已不仅仅是营口市对外开放的品牌,已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近几年开发区扩大内引外联,外商直接投资、外贸出口额、审批外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等都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
营口嘉晨集团新上一个投资17亿元的项目,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省内一个市允诺,企业若落户当地,无偿给予工业用地,并帮助贷款;南方某省也开出了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嘉晨。但嘉晨集团依然选择了营口。集团老总说了一句话:选择营口,是因为我们相信,营口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营口的投资环境得到极大的优化。 经过多年的开放实践,营口市对外开放的主体已从政府推动为主转变到以企业为主;开放的领域以工业为主转变到一、二、三产业和科教文卫等全面开放上来;开放的形式从一般利用外资为主转变到合资合作、联合研发、购并重组等国际通行做法上来。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以港口为窗口,以老市区为依托,以沈大高速公路沿线乡镇为两翼,从城市到农村全方位、多层次、面向市内外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目前,全市已先后兴办三资企业1446家,实际利用外资多年居全省第3位,出口创汇多年一直处于全省第4位。
发展靠开放。营口的这步开放棋,走出了"营口速度"。近年来,他们抓住国内沿海省份加快产业转移、北上投资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逐步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在土地征用以及水、电、气供应方面给予本地企业同等待遇,积极吸引国内大企业登陆营口,使内联成为获取项目、引进资金的重要途径。中国船舶公司、华能电厂、鞍钢等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进驻营口。在营口市规划2004年的招商引资项目中,确保新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多达500项。
短短几年间,营口借开放之力,发展起来一批中国乃至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生产锦纶66民用丝的营口营龙化学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自动化商用门和民用门的营口盼盼门业有限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立式聚酯膜喷涂(铝材)生产线的营口瑞那斯铝业有限公司。
世界之最:生产润滑油的营口福斯油品有限公司、生产锆产品的营口阿斯创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化妆用具的营口化妆用具有限公司,生产三聚氯氢的三征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冰箱制造设备的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温室大棚技术的营口欧亚花卉有限公司,拥有亚太地区最大的碱性耐火材料企业-青花集团。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高耗能企业。自从2002年改制以来,他们就一直坚持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体的资源节约活动。企业利用高炉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煤气,收集起来用于烧结、球团、石灰窑、锅炉等工序生产,并外供给营口嘉晨燃化公司。企业还向省申报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两台发电机组年发电可达5762万千瓦时。营口市精细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三征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来投入近千万元资金,不断加大设备改造和工艺革新的力度,企业自产合成氨,回收原来排空的氢气和氮气,减少了以往外购每年375吨/公里的运输耗能,合成氨所产生的废气可送入锅炉作为燃料循环使用。
在2003年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建设重点起步项目中,营口地区就占了9个。其中忆龙硼砂厂硼泥治理与综合利用工程、坤桥化建有限公司综合利用菱镁矿渣工程,都属于资源再生循环利用项目。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营口正加紧建设一批废旧物资资源化处置项目,形成区域性的资源再生产基地。全市目前已经建成了十余个"专吃"上游企业废物的专业化下游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摒弃了粗放经营的方式,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