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父母大学堂》(中国台湾)钟思嘉著 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第1版 有句话很经典:当你有了孩子,你便有了问题。为人父母者听了往往点头称是,还会露出感同身受的表情。而如我辈尚无体验者,则常常一脸不屑,甚至心中不禁困惑——育儿固然辛苦,但想当年父母好像也没那么费劲儿,自己不也茁壮成长起来了嘛。只过去了二十多年,难道现在的孩子变得那么难教养了。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参与编辑出版台湾著名教育专家的钟思嘉的《开明父母大学堂》一书,才知道孩子的教育问题还真不少。阅读书稿时不知不觉对儿童教育有了兴趣,有时还设身处地、照着书的内容实践一把。 前几天去外地亲戚家住了几天,正好是一个大家庭,家里人来人往的,我顺便也帮着看了几天孩子。亲身历练确实远胜于纸上谈兵,虽说不上惊涛骇浪,却也是一波三折。面对着两个孩子,我动用了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日常经验,一番应对抵挡下来,仍不免捉襟见肘。尴尬之余,慨叹在今日做父母真是一门大学问啊! 家里就两个孩子,大的是四岁多的女孩儿,小的是男孩儿,还不满两岁。父母们这两天事情很多,放假了孩子又没处去,就从早到晚放在了老人这儿。可是老人们也有一大摊子家务事,所以我倒成了从早到晚都在身边的“长辈”了,自然要负起责任来。对于不满两岁,表达尚不流利,但好奇心极强,有时喜欢到处遛跶,有时又粘在你身上不下来的小宝而言,呵护是主要的任务。而我家这位四岁多的千金倒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侠女”——高兴时满屋子疯跑,笑声大得像火车的汽笛;发脾气时谁也管不了,不吃饭,不喝水,不听讲道理,倔得像一头老牛,对付起来要麻烦许多。 好在我接触过一些育儿理论,这点儿知识储备主要来自我编辑过的图书和接触过的媒体。所以,我准备先针对孩子们各自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任务。对小宝而言,要时刻注意他的行踪以免磕碰,还要时刻关注他的需求。从小宝留着口水的小嘴里嘟囔出的话犹如外语,只有他妈可以听懂。所以主要还是要靠观察他的情绪和行动来判断他的需求,好在无非是吃喝玩再加上拉撒。在小宝吃饱喝足的情况下,只要能有让他感兴趣的玩耍项目,比如骑儿童车、玩积木,或者讲故事、学说话,这时小宝都是很配合的。因为这时的自由活动完全是以小宝为主,看护者不必做出太多的改变。但如果遇上带他出去,或是喂他吃饭哄他睡觉,那麻烦就来了。那一次带他出去,两个大人是一左一右地牵着,那经历就像一场紧张的陪同巡视。小宝因为小,还属于很依赖人的阶段,所以只要把手牵好并注意地形,倒不用太担心他的安全。但是小宝的注意力却是变化多端的,他会突然对某件东西发生兴趣,或许是驶过的汽车,或许是地上的小虫,或者毫无征兆毫无对象,只是向着某个方向。好在小宝走路已经走得很好了,只要他不累就会一直走下去,如果你能及时照顾到他注意力的变化,就不难带他四处走动。我们去银行的时候,他突然对大厅里的环境感到不适,而拉着我往光亮的大门方向走。这时可不能硬拉住他,我判断是他对略显阴暗的大厅很不喜欢,所以赶紧拉住手随着他到门外去。小孩子的心思变化是很快的,如果你能发现新的使他更感兴趣的对象,就能够影响他的注意力。我拉着他的手在门口转上小半圈儿,就教他数起路边的汽车来。小宝对汽车是有印象的,而且在妈妈那里学会了几句,这时也“小汽车、大客车,面包车、自行车”地说开了,听着他一遍遍重复着有关汽车的“顺口溜”,不在焦急地四处张望,我就放心多了。路上遇上的最麻烦的一件事就是给小宝买鞋了。小宝已经极配合地跟着上了商场二楼,还转了几个柜台,但等到准备试鞋的时候就再也不干了。小嘴儿一裂,小腿儿一挣,旧鞋好不容易脱下来了,却怎么也不肯换上那只新鞋。我只好先抱好他,以免他挣到地上,然后开始安慰他,讲为什么要给小宝试这支鞋,不关是嘴说,还要拿起他原来那只已经踢开了口的鞋让他看着作对比。被大人强行换鞋肯定不是很好的经历,况且又转了这么久,所以我必须先安抚他。相应的,还要用新鞋旧鞋来分散他的注意力,以免他哭个没完。后来我又发现,小宝的哭闹可能跟坐在大人腿上换鞋的姿势不舒服有关系,所以赶紧调整抱他的姿势。如此一番,小宝才算给面子,让我们把他的小脚儿塞进了新鞋。小宝终于穿上新鞋回了家。这次外出总算平安无事,大大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可等到了家里面对“小侠女”的时候,这麻烦就又来了。 “小侠女”已经在家里憋了好一会儿了,因为家里人都出去了,留下的姥姥忙得也注意不到她的存在。所以等我们一回家,她就以 火箭发射的速度冲到门口迎接了。先是逗小宝,把小宝招得也跟在她后面几个屋子里乱窜。好在家里空间还够用,但这样的疯跑增加了磕碰的机会,所以我必须密切监控。小宝很快就累了,被回到家的妈妈抱到一边吃东西去了。警报暂时解除,我可以轻松一会儿了。可是“小侠女”闲不下来,她精力充沛,刚失去了小宝这个“兵”,看大家各忙各的没人理她,就马上开始表演了。我成为了她首选的“骚扰”对象。先是不让你靠在沙发上,一会儿过来掐掐你的胳肢窝儿,一会儿又要挠你的脚心,不容你一刻安闲。依照我了解的知识,这是明显的为引起注意的行为。“小侠女”已经是小姐姐了,和小宝相比早已失去了家庭关注中心的地位,虽然作为姐姐她常常会被家里人委以看护小宝的重任,但这种地位明显不如小宝。小宝的哭喊、尿床,甚至一个鬼脸、一句学语都可能成为家中成员的聚焦,而她的举动往往不受重视。所以她必须加强自己的影响,以便能引起更多的注意。理论归理论,如何应对则完全靠自己的理解。我先是尽量不表现出太明显的关注,以免让她获得注意。但是对于她的行为,正常的躲闪也能引发她的成功感。我知道生气和指责这时是最没用的,而且也是最不适宜的。因为这样做会使她觉得达到了目的,而根本不理会你表现的负面情绪。无奈之下,我权且采取了逆来顺受的姿态,你愿意挠也好掐也好,反正我是不躲不避。这样又经受了几次,袭击频率开始下降,但整个形势仍未得到控制。这时候来了救兵,家里一位姑姑说了她两句:“你这么喜欢挠人家的脏脚心啊,那好,我的脚心也让你来挠。过来挠挠啊!”姑姑说话是比较策略的,虽然不是指责,但指出的正是“小侠女”行为的弱点,一个脏脚心值得你这样折腾啊。她已经开始觉得没意思了,听了这么一说,干脆停止。看来,怎么说她是一个关键。四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一般的道理了,如何不指责她而又让她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合适,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样的语气,甚至要谁来说,都是要仔细斟酌的。 及时了解孩子们的需求,是应对孩子们种种行为的关键。而对于刚刚辛苦工作了一天的父母而言,这个要求有时确实比较高。据我的观察,小宝的父母因为比较了解孩子,加上孩子这个年龄段的需求比较单一,只要付出辛劳,应对起来还算得心应手。而“小侠女”的父母就比较头疼了,在家中吵闹还只是问题之一,他们每天面临的主要是吃饭和不听话这两个大麻烦。“小侠女”是幼儿园班里最瘦小的孩子,主要原因是不好好吃饭。以小宝的年龄,喂饭经常需要喂一口停顿下来逗一下再喂,还是很正常的。而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父母刚喂一口然后就找不着人了,必须跟在后面百般说服,才能吃下一口,就实在是个麻烦了。以她的运动量考虑,还是应该饿的,而且平时也没见她吃什么零食,可就是烦父母叫她吃饭,甚至是喝水、吃水果,也总是一脸的不高兴,让妈妈费尽口舌。这样的情况好像已开始变成了习惯,所以真是让人担忧。另外一个麻烦,就是父母现在已经对女儿的不合作态度完全失去了招架之力,而越是这样无力,女儿的气焰就越上升,甚至出现了向父母动武的迹象。双方的对峙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前景就很不乐观了。以我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显然“小侠女”的父母未能把握女儿的真正需求,也没有针对这种需求和女儿的性格仔细考虑应对之策。所以只有疲于应付,而且永远处于劣势。 小宝和“小侠女”都是普通的孩子,和所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仅仅相处几天,我已深深体会到了当今父母们身处的困境。那些已经满脑子问题的父母们,那些正在实践中积累问题的父母们,应该和我这样准备做父母的人一起,去考虑一下“如何学做父母”这门大学问了。(作者:刘嘉程)
开明的父母会以父母的角度去关心你最近发生的事情;以朋友的身份去跟你沟通,不会因为你的有点不符合你年龄的想法而生气或是斥责你,而是以你的角度去考虑,会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想出能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到你的方法。尊重你,不会放弃纠正你的小毛病!
就学生而言,能了解当代青年心理状态的父母是好父母...
民主的·尊重孩子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