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失去道的规律即显示出德的品质,失去德的品质而后章显出仁的可贵,失去仁的可贵而后显现义的诚信,失去义的诚信而后依靠礼的根本。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节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白话释义:道德高尚者,并不以为自己有德;道德底下者,不承认自己无德,所以没有德;道德高尚者,并不刻意做作,只是行事皆遵循道的规律;道德底下者,处处表现出有德,而自认为有道德;上仁之人有所功成,无心自居。
上义之人有所功成,有心自居。上礼之人有所功成,无人与之相应,则以臂拖拽以令人强从。故失道矣,失去道的规律即显示出德的品质。失去德的品质后章显出仁的可贵,失去仁的可贵而后显现义的诚信,失去义的诚信而后依靠礼的根本。
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之未落后的产物,失去礼让,则容易发生祸乱。能认识到礼前面的这些规律。即取道之精华,而礼这个东西却是愚笨的人认识大道的起始,所以大丈夫处在这些规律的敦厚之上位,不居处在这些规律的浅薄之下位。
处其厚实之处,不居其浅表,故去彼取此,只保存敦厚的精华,舍去不好的浮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一、理解:通过道德仁义礼之间的比较,形象鲜明地说明了道的基础和根本性作用,指出未能落实道乃是昏庸愚昧的源头:“道之华也,愚之首也”,而礼则是“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因此,必须去礼而取道。这里深刻体现出了对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提倡什么“刑不上大夫”等不平等礼遇的深恶痛绝。
二、翻译:
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义。人心不古,而义也失了,所以圣人为复古道,所以才教以礼也。
三、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四、赏析:
老子看来,社会偏离了大道,才有了提倡道德的必要,但这时的“德”已不是“ 上德”,而只能是“下德”。因为“上德不德”,其德在内而不在外,完全是出于内心之自然,而非自恃有德而表露于外。“下德”产生的仁已不是无心的自然流 露,而是有心如此,是人为的结果,这就是“失德而仁”。 “失仁而后义”是“上德”的进一步丧失,仁与义相比,前者重在内在观念,后者重在外在行为。仁义忠信虽然已经背离了自然道德的基本精神,但他们毕竟还是一些道德原则和观念,礼则不同,它是一些已经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当人们自觉的道德观念不足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时,统治者便制定出一系列客观具体的行为标 准——故曰“失义而后礼”。而礼的出现,则标志着仁义忠信等道德观念的失败,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薄”即不足、衰竭之义。
摘自《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利。
“道”是指做人的基本的规则,在没有基本的“道”的约束规范下,我们就开始讲究人的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公正的,无论对自己对朋友还是对敌人。对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相同的原则。
当我们品德都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讲究仁。仁慈就是对人仁慈,因为我们无法用公正的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了,所以,我们以仁慈来为处理事情。
当我们仁慈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用义来规范自己。 我们的不仁慈,因为我们讲义气。 义气已经主要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其朋友之间的关系,其范围要比仁小很多了。
当我们义气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讲礼仪,用礼貌来规范自己、伪装自己。
当礼貌都失去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评判事物对错的标准就是以利益为基础了
德为失道的借口、仁为失德的借口、义为失仁的借口、礼为失义的借口,利为失礼的借口
举个例子:现在你还能发现有人扶老奶奶过马路的现象吗?这种雷锋式的服务精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已经消失了,不是不想做,而是怕被碰瓷,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是无礼而只有利了。
远古的人类是在天道的约束下发展的,因为社会发展天道已离我们而去,我们需要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现在道德又失去了,我们只能采取仁义的方式,让人们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推己己人,当世界有爱,一切都回美好。现在人心不古。连起码的爱人之心也丧失了。所以我们教他们什么是道义,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道义不足以约束人们,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有效的方式,那就是礼仪。
世界原本有天道,即自然界的固有的规律;当人的活动增多,天道无法维持人类的秩序,就需要德(道德)来维持;人心变迁,德行不存,则需要仁爱来继续维持人类的秩序;当纷争加剧,仁爱无用,就出现了义(道义)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最后连义也没有人践行了,只好推行以礼乐治国,规范人与人的关系。
纯属个人理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