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荀彧之死因颇为复杂,不但史料记载互有抵悟,后人对他的评价也颇有争议,但荀彧是被曹操灭掉(隐诛)的却是不争的事实。大家都知道,荀彧为曹操的首席谋士,第一智囊。荀彧原本在袁绍处,后依附曹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甚加倚重。曹操奉迎献帝,建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是荀彧所主谋。
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的死因是怎样的呢?《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是这样记载的:“(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儒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溢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所谓“以忧薨”,乃是曲笔,实则是曹操暗示其自尽,故《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直接说:“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同时,又注引《献帝春秋》说,荀彧之自杀是因为曹操命其杀伏皇后,彧不从而被迫自杀。看来,其死因在当时就有疑问,今天想要彻底弄清恐怕不容易了,但其被迫自杀则是客观事实。在《资治通鉴》记载此事的地方司马光加有按语:“彧之死,操隐其诛。”也就是说,荀彧确实死于曹操的“隐诛”,通俗点也就是被曹操灭掉了!
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谋臣,为曹氏江山立下了不世功勋,何以因小小嫌隙而致杀身?再从曹操一生的行为来看,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不会因为一点点个人恩怨而致大局于不顾。他之杀荀,起因于不得不然的政治背景。
荀彧其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后汉书;荀彧传》记载:“方时运之屯遭,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功高势强,则皇器自移矣。此又时之不可并也。盖取其归正而已,亦杀身以成仁之义也。”意思是说,荀彧之所以投曹氏,是因为在那个特殊的乱世当中,汉王室弱不禁风,无法救民于水火之中,这就需要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强者来维护社会秩序,因此,他只能选中曹操作为自己价值目标的实现者,其行为表面上固是忠于曹氏,而其内心实是为了“汉祚”,可谓用心良苦。这个观点被后来的不少历史学者所认同,如裴松之、司马光和赵翼等人。
荀彧为人公正,存心扶危济倾,有志匡复汉室。却又欣赏曹操的才智,希望尽力改变曹操的心意,辅助他成为汉室的治臣。曹操领冀州牧的时候,有人劝他恢复古代九州的样子。荀彧认为这是假公济私,并非为汉室着想,所以极力反对。曹操想收买他,和他结成儿女亲家。又增加他的薪俸,荀彧都不为所动。曹操打败马超之后,威福日甚。有意接受魏公的高位,荀彧还是反对。曹操终于明白荀彧心中只有汉室,并不是他的心腹。建安十七年冬十月,董昭进言,曹操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而荀彧不以为然,以至惹怒曹操。曹操终于明白,要想在政治上有进一步的不轨之图,确实必须先要排除这个障碍。所以,荀彧虽然也是名士,甚至名头有过于孔融,但他却不是死于汉末以来名士文化之本身,而是死于曹操的政治需要。这也反映了以曹操为代表的新兴阶层,和皇族、贵族、士族、豪强、儒家思想体系构成旧统治集团的深层次矛盾。董昭,他应该属于后者,却站在曹操一边,荀彧,毫无疑义,应该跟曹操一伙,在这件事上,却俨然以捍卫正朔的姿态出现。老实讲,曹操对什么封魏公,加九锡,不是特别为难,他想马上当皇帝,只要吭一声,汉献帝还不得乖乖禅位?因此,在曹操看来,他自己可以表示不介意,表示高姿态,但别人不得表示你曹操不可以!旧统治集团这样说,他也许一笑了之,但出自荀彧之口,便罪不可逭!这也是曹操之所以为“枭雄”的一面。
董昭、荀彧、便是当谋士能否善终的两种类型。作为领袖的智囊,无论作出过多少杰出的贡献,得到如何的殊荣,切切牢记自己的身份,不得僭越。他可以与你亲密无间,你万不可跟他平起平坐。也无论怎样从大政方针到具体政策上,产生差异,以至忤逆上峰,除昏君外,仍有可获得理解的可能。但涉及到领袖个人欲望方面,半点分歧的看法也不能表现出来,那绝对是不可饶恕的行为。荀彧的饮药自杀,除了他心存汉室、罪不可逭外,还在于他过高估计了自己,认为有资本可以教训曹操,而曹操不能对他怎样。对不起,他忘了这个世界上有几个是听得进别人逆言的皇帝?要都从善如流的话,岂不是民主世界了么?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否则,即使不被明的灭掉,也会被“隐诛”。曹操在白门楼明灭了吕布,在不知不觉中“隐诛”了荀彧,其结果反正是一回事,不是吗?
上面都太复杂了。
首先曹操没有杀他,而是逼他自尽
曹操称王这个问题确实是引发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导火索。这一点要从荀彧和曹操所处不同的阶层来看。荀彧家是豪门,其父辈被称作八恺;而曹操的祖父(过继的)是宦官,曹操的父亲曾经花钱买官,用曹操自己的话说就是既无三徙教,又无过庭语,就是说不是孔孟的那种门风,因此曹操称王在荀彧所处的阶层来看,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甚至粉碎,因此荀彧是不希望曹操称王甚至称帝的,而是希望曹操当一个救世的宰相。从曹操方面看,曹操并没有称帝的意愿,但是他有称帝的实力,曹操的身边有一大批的功臣都不是荀彧那个阶层,属于寒族,都渴望通过曹操的称王甚至称帝来实现自己的提升,因此曹操的称王又成为必然,因为大人物往往不太可能只代表自己的利益。
在这种政治冲突的背后,实质上是豪族与寒族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最终的结果是豪族重新夺回政权,司马氏上台,而过程中,很多人为此流血,荀彧,就是一个代表。
浅显易懂吧?
荀彧才投靠曹操时,两人基本目标是一致的。曹操甚至还对荀彧说:子吾之子房也!而荀彧为曹操所献的计策也是:奉天子而伐不臣。并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挟天子而令诸侯。两人都是为了汉室的复兴而努力着,并且,荀彧在曹家的影响力,就像诸葛亮在蜀国的影响力一样的大。但,随着曹操实力渐渐强大,曹操发现:汉室似乎已经无药可救。于是下定了取而代之的心。而荀彧却一直忠于汉室。说他在帮曹操谋天下,还不如说他是在想方设法兴复汉室。但,他与曹操的政见不合,注定了他只有两条路可走:退隐山林或者死。可惜,荀彧性格偏执(似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是偏执狂),又是那种死忠的人。不肯投效他人(比如刘备)。而曹操因为政见不合,加上荀彧惊人的影响力(荀彧不仅仅只是在曹氏集团有影响力,在整个北方士族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以及荀彧自身的偏执,最终将他推到了悲剧的前台。
荀彧的理想就是辅佐曹操这样一位英雄把国家重新平定下来,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是荀彧的理想。
但是荀彧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到了他决心要封魏公、建魏国的时候,政治上极为敏感的荀彧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这个时候曹操和皇帝的关系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因为他一旦封了魏公,他就要建立一个独立公国,这个独立公国和大汉王朝的关系将是国与国的关系,它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了,它是国与国的关系了,曹操跟皇帝是公爵与皇帝的关系。当然这里头还有一点微妙的地方,就是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宗主国,这个魏公国是这个宗主国册封的邦国,但是和郡县与中央的关系大不一样了。这个搞来搞去搞得不好它就会发生变化,因为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个空架子,什么都没有,曹操举手之劳就能把大汉王朝灭了,所以荀彧是不能接受的。
在这样一种不能接受的情况下,他就面临着自己命运和道路的选择,怎么办?但是无可选择。他怎么呢?他现在发现曹操不是他能寄予厚望的人了,谁是?刘备是?就算刘备是,他能投奔刘备吗?他这个时候还能投奔刘备吗?不能。那么跟着曹操继续干,越帮助曹操,就是越走向自己愿望的对立面,他越帮助曹操就是越跟自己做对。他现在是不能帮曹操也不能不帮曹操,既不能背叛曹操又不能不背叛曹操,所以我称之为进退失据,而且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我们可以想象到荀彧这个时候的内心是非常的痛苦,因为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世界上没有比理想的破灭更让他痛苦的事情了,所以不管他是忧郁而死,还是服毒自杀,他死前一定是非常的痛苦。甚至我怀疑,就是他自己要自杀的。很可能曹操是送来了这个空的食盒,因为曹操是喜欢做这种事情的,那完全有可能送一个盒子给荀彧,打开一看空的;但空的不等于说你死,也可以理解为别说话,闭上你的嘴巴,只要你不说话,饭还是有吃的。你可以做多种解释,但是如果荀彧拿到这个食盒他马上是选择死,他就要用自己的死来告诉曹操:我绝不能赞成你这做下去!就是表明这样一个态度。
所以我觉得曹操终其一生最后没有称皇帝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忘不掉荀彧那一双忧郁的眼睛。
死的原因不明!
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虑而死(关于荀彧的死,史书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迫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谥敬侯,其子荀恽嗣,后官至虎贲中郎将。第二年,曹操进封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