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资分类

分项多,都有什么
2024-12-30 00:51:1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特点的不同,其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实行五种不同类型的工资制度。  1.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  教育、科研、卫生、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震、设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环境保护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工作性质接近,其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主要通过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部分。  2.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  地质、测绘和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根据其在野外或水上作业,具有条件艰苦、流动性大和岗位责任明确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岗位津贴两部分。  3.艺术结构工资制  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根据艺术表演人员成才早、舞台青春期短,新陈代谢快的特点,实行艺术结构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艺术专业职务工资、表演档次津贴、演出场次津贴三部分。  4.体育津贴、奖金制  各级优秀体育运动队的运动员,根据竞争性强、淘汰快、在队时间短、退役后要重新分配工作的特点、实行体育津贴、奖金制。体育津贴、奖金制在构成上,主要分为体育基础津贴、运动员成绩津贴和奖金三部分。  5.行员等级工资制  金融单位,根据其职能和金融工作特点,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行员等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行员等级工资和责任目标津贴两部分。  (二)管理人员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特点,在建立职员职务序列的基础上,实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职员职务工资和岗位目标管理津贴两部分。  职员职务工资主要体现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高低和所负责任大小,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  岗位目标管理津贴,主要体现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大小和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  (一)工人  1.技术工人  技术工人实行技术等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技术等级工资和岗位津贴两部分。  2.技术等级工资  技术等级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主要体现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大小。  技术等级工资标准、是按照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三个技术等级设置的,每个技术等级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高级技师、技师,按照现行技术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3.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主要体现技术工人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和岗位的差别,是工资构成的部分。  4.普通工人  普通工人实行等级工资制。等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等级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津贴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普通工人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和工作表现的差异。

回答2:

事业单位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将有4项配套改革:

一是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过去都是“铁饭碗”,以后要全面实行聘用制,许多事业单位还有编外人员,在一个单位到底使用什么样的人事制度,这个制度要规范。二是工资制度改革。现在大家都知道基本工资制度已经改革了,但是按照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规划,还要实行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已经在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中陆续开展,其他单位也要陆续开展。三是财政投入体制改革。根据大的3类、小的3类分别情况,通过不同的投入机制,既保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又使人员福利得到保障。四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在科学分类基础上和这些改革配套进行的。“如果没有人事制度改革,什么关系都搞不清楚就谈不上养老保险怎么改革。如果没有工资制度改革,配发养老金的基数是什么,也谈不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有财政投入体制的改革,也不知道资金来源到底是什么配置,这几项改革是相互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