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里有姓葱的吗

2024-12-20 02:27:2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百家姓这么简陋当然没有。但是历史上是有的。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之剑青葱,属于以先祖饰物名称为氏。
  青葱,亦简称“葱”,古代名剑,就是齐桓公姜小白所佩带的剑。在《荀子·性恶篇》中有记载:“桓公之葱。”
  剑,称为百兵之祖,既是古代人们攻御所用之兵器,也是王公贵族、士卿大夫的身份象征,具有相当高的政治地位。而帝王国君所佩之剑,因其为王权的标志,因此倍受其后裔和世人的尊重。
  在齐桓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佩剑之名为姓氏者,称青葱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葱氏、青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鲁国大夫阳虎之葱灵事件,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
  葱灵,辎车。在史籍《左传·定公九年》中记载:“阳虎载葱灵,寝于其中而逃。”阳虎,又名阳货,生卒之年,无从考定,仅知他与孔子同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氏,且年龄略长于孔子。阳虎与孔子俩人长得还极像。据史籍《史记·孔子世家》上的记载,“孔子状类阳虎”。而孔子“生而首上圩项”、“长九尺有六寸”。坊间野史对孔子的体貌特征描写得更为细致,称他“牛唇虎拳,鸳肩龟背,海口辅喉,顶门状如反宇”。
  阳虎和孔子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但孔子被后人推崇为“圣人”,而阳虎却被后人斥之为“恶人”,是正邪、善恶的代表,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典籍《列子》中,对孔子一生所遭受的磨难概括为四:“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其中有两难即“围于陈蔡”和“见辱于阳虎”,与阳虎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另两难亦或多或少与阳虎有一定的关系。
  侮辱孔子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535年。传说,孔子年轻时嘴馋,尤爱吃乳猪肉。一旦有吃的机会,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有一次,鲁国季氏宴请士一级人士,孔子亦欣然前往。但到了季氏家门口,时为季氏家臣的阳虎却不让他进去,并对孔子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无奈之下,孔子只得返回。时年孔子方十七岁。阳虎之所言所行,无疑给这位少年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怪阳虎,他不过就是照主上的规矩办事罢了,但其所发“非敢飨子也”之语,中的“敢”字,在语气上确实是有浓厚的轻蔑色彩。因此,后人以此作为孔子“见辱于阳虎”的证据。在典籍《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有母之丧,既练,阳虎吊焉,私于孔子曰:‘今季氏大飨境内之士,子闻诸?’孔子答曰:‘丘弗闻也。若闻之,虽在衰纟至,亦欲舆?’阳虎曰:‘子谓不然乎,季氏飨士,不及子也。’”从这段文字分析,阳虎的恶意是明显的,诱之于先,辱之于后。如此,那就是阳虎的不是了。
  戏弄孔子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504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子日渐成熟,在社会上的声名亦与日俱隆。为此,阳虎想请孔子出来,封他个一官半职,以便为季氏做事,亦可借此笼络人心。但由于政见不同,所以孔子一直隐而不见。无奈之下,阳虎只得用计逼孔子出来。对此,在典籍《论语·阳货》中有记载:“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从中来看,阳虎的计策是成功的,他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滴水不漏,逼得孔子最后没了退路,只好答应出来做官。可以说,这次智斗的结果,阳虎是大获全胜,而孔子败得一塌糊涂,这无疑让孔子对阳虎的恶感进一步加深了。宋朝的大文豪苏轼曾诗云:“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所指即是这件事,颇为孔子鸣不平。
  貌似孔子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97年,据传“围于陈蔡”即缘于此。由于阳虎貌似孔子,这一回差点让孔子丢了性命。据史籍《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阳虎曾经未打招呼就擅自带兵过匡人之境去郑,因而得罪了匡人。当孔子周游列国至匡(即陈蔡)时,被匡人误认为是阳虎,因此“拘焉五日”。后经人再三解释,消除了误会,孔子才“得去”。这次岭人羞愤的事件,令孔子及其弟子们一直耿耿于怀,将这笔账全都算在阳虎身上。清朝时期所著的《隔帘花影》中有两诗句:“曾参投抒疑慈母,阳虎招尤误圣人”,可谓是二千多年以来拥孔者对阳虎怨愤之情的生动写照。
  这三个事件在时间跨度上有三十余年,说明阳虎与孔子的矛盾由来已久,积怨已深。因此,在后世皆谓阳虎为孔子一生中最憎恨之人。从史料来看,骂阳虎为恶者,就是始于孔子。公元前502年,孔子大骂阳虎“陪臣执国命”,晚年在作《春秋》时,更是大骂阳虎为“盗”,明显掺杂了个人成见,借以报复阳虎,以让其遗臭万年。
  孔子骂阳虎,有些明显属于私骂,甚至为历史之笑柄。公元前501年,孔子在得知阳虎奔晋投赵简子后,当即放言“赵氏其世有乱乎!”结果,晋国不仅没有“乱”,反而在阳虎“善事简主,兴主之强”的情况下“几至于霸也”,以至于到了春秋末期,晋国之强,排在一百二十余个诸侯国之首。
  确实,阳虎在培养门人方面则做得极差,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败笔。但阳虎是个非常有效的实干家,在刀光剑影的伴随下去实践自己的理想。他没有时间招收门徒,系统地传授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忠实信徒,只采用速成的办法,将一些人收之门下,安排职位,借以加强和巩固自己在官场的势力。事实表明,他的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实际上是大错特错,因此他的门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忠信可言。阳虎在鲁国未能最后站稳脚跟,奔齐后又被逐,亡命天涯,几乎无栖身之地,与他门下弟子背叛有很大的关系。
  对此,阳虎亦不否认。在典籍《韩非·外储说左下》中,有一段阳虎与赵简子的对话,“简主问曰:‘吾闻子善树人。’虎曰:‘臣居鲁,树三人,皆为令尹。及虎抵罪于鲁,皆搜索于虎也。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人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见臣,县令者迎臣执缚,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虎不善树人。”可见,阳虎的弟子不是一、两个叛变,而是大批地背叛他,之后不仅不捧他、吹他,反而要抓他。
  不难想见,阳虎在与赵简子对话时,其心境一定是悲凉到了极点。唐朝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对此诗曰:“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其中的“栽桃李”用的就是阳虎不善树人的典故,可见诗人对阳虎的遭遇也是唏嘘不已。
  阳虎是一位我行我素、口无遮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讲,其性格决定了他必然要与当权者或有势力的人发生冲突,为后者所不容。被史料记载的阳虎言论很少,雪泥鸿爪,但人们仍然可以看出,阳虎不失为一位精辟的语言大师。在阳虎与孔子的对话中,阳虎所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一句,就极富深刻的哲理,后世的“时不我与”就出自他的这句名言,以致于有人认为,孔子后来答应出来做官,就是被阳虎这句话感动所致。孔子后来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是受了阳虎的启发。
  阳虎有一句千古名言——“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样深刻的论点在专制社会的中国,不管是何朝代,富人们都是不能承认和接受的。比较而言,孔子比阳虎含蓄得多了,孔子一生中都避免直接谈及“富”与“仁”的关系,而只谈“利”与“义”的关系。在利益面前,孔子强调“义以为上”,义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他并没有将“利”与“义”绝对地对立起来。因此,孔子的观点对任何当权者或有势者来说,都还是能够接受的。
  阳虎还有一句至理名言:“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对此,国学大师郭沫若十分欣赏。而在这一点上,孔子的观点则要温和得多,他主张“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他所说的“止”,是辞职,或另投明君,不管君如何昏聩荒淫,孔子都不主张推翻,更不主张杀掉。二者相较,阳虎走的是极端,孔子走的是“中庸”。事实上,阳虎在实践中也就是那么做的,如“执囚桓子”即是其例。他的这种言举最终被“乱臣贼子”帽子扣上。
  由于阳虎不慎言论和做法极端,因而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不容。二千多年以来,人们对阳虎的谩骂,不论是官骂,还是民骂,统治者都是睁一眼闭一眼,放任自流,这也是对阳虎的骂声辆千多年来一直不绝的重要原因。
  其实,阳虎“勇猛过人,智谋百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人物。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容许人们任意谩骂、丑化阳虎,是因为阳虎的许多言行不利于其统治或有损于“仁德”形象。
  当阳虎在鲁国终于失势时,为了躲避仇视势力的迫害,就于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0年)躲在一辆葱灵(有帷盖的大车,)中的卧具下边逃出鲁国,先跑到齐国,后因齐景公不待见他,于是又投奔晋国的执政上卿赵简子处。
  葱灵,辎车的一种,四面皆有帷幔,车上有卧具,后边有可以装载其它物品的槽匣,是古代卿士们外处所乘坐的车辆。
  在阳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成功出逃所乘交通工具为姓氏者,称葱灵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葱氏、灵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敦煌葱岭,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葱岭,就是靑岭,亦称苍岭。在史籍《后汉书·章帝纪注》中记载:“葱岭,在炖煌西,其山高大多葱。”炖煌,即今甘肃省的敦煌市。
  汉、唐之际,有葱岭住民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葱氏,世代相传至今。

回答2:

好象没有,不过有姓“从”的。

回答3: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