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个人的资料

2024-12-29 06:59: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是浙江海宁枣林人。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玫瑰魅力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玖瑰)。玫瑰国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自幼刻苦好学,家贫一生未曾做官,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用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虽然贫寒一生,但却是一个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4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逸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回答2: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叙写了谈迁确立信念,编成《国榷》,遭受厄运,竟至失落,又重新编写的经过。说明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说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 “家徒四壁”、“奋笔疾书” “翔实可信”等,能初步应用。3、体会运用数字的表达效果,更深刻地感受谈迁的意志品质和对历史的责任感,并为学习数据说明方法打下铺垫。4、体会谈迁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重难点解析: 1、“信念”----信念就是指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2、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3、信念的坚定与伟大。 1)谈迁是自幼便立下了这个信念,2)这个信念不是一时之念,而是一生之念,矢志不移。3)“翔实可信”的信念,正因为谈迁立志要编的是翔实可信的明史,所以他才会“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才会“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更才会“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从这些四字词语、从这一系列的数据中看出,这的确是一个坚定而伟大的信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知谈迁是个为了信念坚韧不拔的人,也就水到渠成了。学习第二小节,遭遇什么厄运 ?在学生为谈迁的成功,而他高兴和骄傲的时候,紧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在终于完成这篇鸿篇巨著后,谈迁却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大喜才会大悲,面对这一厄运,花了20年心血的谈迁会怎么想?此时已经体弱多病的谈迁又会怎么想?他会慨叹命运的不公,会慨叹时日的不多;他茶饭不思,他夜难安寝,他到底在思什么?想到自己编写《国榷》的艰辛,想到自己从风华少年变成风烛老年,想到饱读诗书却家徒四壁的无怨无悔……谈迁的内心是怎样的?引发孩子用积累的词语来描述出谈迁的肝肠寸断、痛不欲生。脱了厄运----------是什么让他重新振作起来的?就在我们觉得他悲痛欲绝的一刻,谈迁却挣脱了厄运,站了起来。是什么让他重新振作起来的?用这一问题形成一个情感的大转折。让学生在悲痛谈迁的悲痛后,进而追寻振作的根源。显然答案就是“信念”。就是谈迁从小就立下的坚定信念,再一次发挥了它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撑起了谈迁在遭受灭顶之灾后“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学生再次感受到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是厄运永远打不跨的。照应课题。学习第三小节,感知重写的艰辛,体会信念的强大。 在坚定信念的支撑和感召下,四年后,一部新的鸿篇巨著又问世了,出示句子:(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相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为了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谈迁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努力?从“四处”“广泛”“亲自”这些词语中我们看到了谈迁治学的严谨;“一袭破衫”体会到他生活的艰苦;从“扑面而来的风沙” 感受到环境的恶劣;“终日奔波” 中看到他忙碌劳累的身影;“面对孤灯”时独自一人的孤独;以及“奋笔疾书” 时分秒必争的决心。正是信念在支撑着他和时间赛跑,和命运抗争,再次点题这就是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学习第4小节,揭示主题课文学到这里,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对谈迁会所的话尽情的说出来。“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和谈迁一样有着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人。如桑兰、张海迪等。说说从他们的事迹中明白了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后该怎样面对?最后让学生在这次5.12地震一周年祭的时刻,请他们代表世界人民,向灾区人民说些什么?学唱:最后让全班同学一起歌唱《重头再来》,将这首歌献给在座的每一个人。搜集: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拥有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名人事迹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重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