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白烨评论《挪威的森林》是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在日本问世以来,在日本已销出1500余万册(2011年统计)。美国华人学者李欧梵教授在他的散文集《世纪末的反思》将《挪威的森林》列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部文学译著之一。
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扩展资料:
《挪威的森林》的主题-自我救赎
自我救赎的前提是自我的迷失,这种迷失带有青春期的普遍性,这也是小说《挪威的森林》持续人气的原因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大多是青春期迷失了自我的典型。
但是对这种青春期迷失的救赎,作者却给出了相同且简单的方式,即恋爱、友情、逃避和幻想,这种简单而相同的方式,在一些人身上收获了成功,在另一些人身上却收获了失败。当然,绿子也并不完全等同于耶稣,她的身上还有那种来源于本我的快乐。
虽然村上春树一再刻意完成对意义的消解,但是从小说《挪威的森林》中出场人物的自我救赎的成功与否中我们看到,玲子和渡边的自我救赎成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对他人的救赎中完成了自我的拯救。青春述茫的救赎之路不是两性的情爱,而是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著长篇小说)
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 一一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 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电影画面的效果。小说中的人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 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茫然不知所措,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过的车流和喧闹的市声带着城市的气息,周遭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摘:都说20岁是最好的年华。青葱岁月里的惊涛骇浪,也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我们试图说清所有的来龙去脉,却终于在一番挣扎之后发现,当一切都过于清晰、详尽,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幸好有村上春树,有Beatles,有——《挪威的森林》。那些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动着年轻时代特有的伤感和激情,说出我们一直想说出的话,那些纯真年代的—— 爱的物语
名著啊
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这本书我只看过一点,所以不能说我个人的看法。我找个篇自己认为还不错的评论给你。
〖评论〗《挪威的森林》----不完整的过去
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
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
那么,为什么?
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只有这些不完整的记忆,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小说这个不完整的容器里。
这句话出现的这部小说的开头的某个部分,一直在想,这个句子,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故事,但我知道,记忆是种循序渐进的回忆方式。我们无法忘怀着些什么,因为经年累月,思念变得模糊不清,因而,忘记了最初不想忘记的初衷。只是想记住,某些人,某些事。小说是容器,装载着那些陈旧了的年华。
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它的一部分。
其实无法理解,但总觉得很有道理,通篇出现过两次,或者死是包括在生里的,只不过那是生命里的最后一幕。对我而言,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开始和结束,往往都是同时发生,无可厚非。
她所要的并不是我的臂膀,而是某个人的。她所要的也不是我的体温,而是某个人的。我觉着有些愧疚,为什么自己要是自己。
渡边一直这么爱直子的,只是在很久以后才发觉。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无法代替别人的位置。那有多可悲。这是段悲剧爱情,我始终这么认为。
黑暗中,我几次伸出手去。但却什么也碰不到。那抹小小的光线在我指尖就快碰着的地方。
《挪威的森林》是从一部名为《萤火虫》的短篇为脚本的,作者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游荡。感觉那抹小小的光线就是希望,无法触摸,代表着灰暗。或者接近绝望。
这世界真是太可怕了。这班人拿了大学学位之后,便到社会上去拼命地制造更下流的社会。
文中提到部分60年代末日本大学生的生活,闹暴动,想关闭学校,只是因为缺课太多,害怕被当掉,后来又主动恢复上课,人们果真虚伪的可怕。喜欢这句话唯一的原因就是很直白,说到了要害。
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失望。
其实开始的时候无法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的,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产生了某种共鸣,我在想着。或许每篇文字都有其可取之处,只是需要人们认真的体会。而究竟是否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个境界,则并不是主要目的。只是为了说明某种现象,获得人们的同感。
对于某种人来说,爱情就是从一些很琐碎,无聊之处开始的。甚至不这样,就无法开始。
文中有大段的对话,大部分喜欢的句子并不是渡边说的,而是他身边的那些人,他们是不同的角度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城市,却体会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这是否是命运的不公。我同意爱情的初始状态或许并不浪漫,只是个开始,我们在意的是结局。
我们最正常的地方,就是知道自已是不正常的。
其实在这部小说的里,自己最欣赏玲子,那样豁达的女子,虽然自身也有很多精神障碍,但总觉得她谈琴喝酒的样子一定很美。特别是最后为直子弹的五十首曲子,做为特别的悼念形式,第一首和最后一首都是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
我喜欢当一流的火柴盒,胜于当二流的火柴棒。
说实话,阿绿的这句话给人以相当大的震撼,我开始觉得,这是个值得人心疼的女人。当一个女人懂得自己真正价值的时候,才是最值得被爱的时刻。女人与男人在心理上最大的不同,就是非常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优劣,善于使自己看起来更加有魅力。此刻,那个女人就是一流的。
雪云阴沉沉地低垂看,被白雪覆盖的大地和天空之间,只露出些许空间。
因为对雪的深爱,没次看到这样的形容,都会觉得很美。直子每听《挪威的森林》都会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冻的森林深处,这正是年轻必经的旁徨,恐惧,摸索,迷惑的象征。渡边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时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些许,空间。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的人做的事。
其实并不喜欢永泽这个人,是个反面人物,极为花心的那种男人,却奇怪的拥有成功的一切条件,除了对感情的不认真之外,这个人总的来说还算是个求上进的人,因此对他的评价只能模棱两可的一笔带过。这句话虽说有些激烈,但的确是事实,同情自己的时候,就是承认失败的时候。
心情无法平静下来呀,好像身体离地两三公分飘在空中的感觉。
就像人们所说的,这是一部年轻的小说,成长的苦闷,无奈,恐惧,好奇,令人感动共鸣。正如作者说,有些人会喜欢这部小说,有些人不喜欢,但我们肯定热爱生命,对生命敏感的人一定喜欢。年轻的和曾经不想成长而已成长的人不会错过。 飘在空中,那就是成长的过程。我从不喜欢到喜欢,或许也证明了自己的敏感。
饼干罐里不是塞满各种饼干,包括喜欢的和不太喜欢的么?若是先把喜欢的吃掉,剩下的全是不太喜欢的了。当我觉得难受时,总是这样想。目前虽不太如意,但往后就好了,先苦后甜啊。人生就像饼干罐一样。
这个比喻几乎每个人都听过类似的版本,但感觉这就是选择,我们知道必定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但先后顺序也许会改变些什么。先苦后甜正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该想的,一直相信人生中会有快乐痛苦,我们只是有时侯大量的挥霍了快乐,因此疼痛的时间也会相对加长。
周围纵然黑暗,只好静观其变,等候眼睛适应那种黑暗了。
黑暗,怎样面对。人人都有这种经历,但人人却未必用相同的方式面对。顺其自然不适合在这时候出现,随遇而安或许更合适些。我们在生命中会遇到太多黑暗,但总是要有对光明的期待,否则将无法走出自己的世界。
这部小说是在南欧写的。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作者在希腊的未可诺斯岛开始动笔,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在罗马郊外的公寓酒店完成。十几年前的作品,对现在的人们来说依然会带来某些震撼,爱情总是令人深刻,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作者的印象只限于开篇的那些成就和曾经的一篇文字,也因为故事发生的年代颇为久远而一直读不下去。这次因为要写这篇书评才认真而耐心的仔细读完,到结尾的时候,才觉得好象太短了,总有些意由未尽之感。
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慢慢被情节引导,由不喜欢到喜欢是个美妙过程。对我而言,也真的了解了为什么人们一直传诵着这部小说。正如作者所说,希望这部作品比其本人流传更久。另外一直觉得安妮的很多感觉与村上的有异曲同工之感,相对来说,很多作者在开始写字的时候,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安妮的作品里会有村上和杜拉斯的影子。
开始欣赏村上的感觉,那很真实,也是我一直所推崇的文字情结。
《挪威的森林》,相信会是一部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