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注释】
① 致虚极:致,下功夫修养,使自己达到。虚极,心灵极度虚寂,捐情去欲。
② 笃:忠诚,全心全意。
③ 归根曰静:万物生于“道”,老死又回归“道”,物运动,“道”是静,所以把归根叫静。
④ 复命:交还所受之命。命是赋予生物的生存指令。
⑤ 王:天下归从。
⑥ 天:大公无私的天。
⑦ 殁身不殆:殁,死。殆,危险。
【译文】
尽量使自己的心灵摒弃一切杂念,达到虚空的极点,至诚地坚守清静的境界,万物齐生长发展,我以致虚空清静的心去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过程。万物生长纷呈,又各自回归自己的根上。归根叫大静,大静就是交还使命,交还使命是常理,知道常理就叫洞察一切。不知道这个常理,胡乱兴作,结果必定大凶险。知道这个常理,才能容纳一切,容纳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天下的人心才能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的天,符合自然的天才能符合“道”,符合了“道”,才能长久,至死也没有危险。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3)姜丢:纷繁茂盛的样子。常形容草木繁茂。
(4)各复归其根:“复”,王弼本有此字,傅奕本无此字。根,根本,指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复归其根,回归本原,即返回自然的本性。
(5)静日:傅奕本、景龙碑本等作“静日”,王弼本作“是谓”。
(6)复命:复归本性,这里指回到虚静的本性。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是由“道”这个根本所产生的,因此它们回归本原便是回到虚静的状态。老子的“复命”思想,对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宋代“复性”思想,便可从老子这里找到根源。老子的复归思想,一方面说明了人性本是虚静淡泊的,因后天的种种欲望使心灵被扰乱;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老子对世界的认识——事物是循环往复地运动变化着的。
(7)常:指事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也就是永恒的法则。
(8)明:事物的运动变化都依循着
循环往复的规则,对这种规则的认识,就叫做“明”。 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
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由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
万物纷繁茂盛,(最终)各自又会返回到它的出发点。归回本原叫“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世间万物纷繁茂盛,虽然是循环发展滴,但是呢,总会有返回到它的出发地的时候,(传说中的落叶归根嘛)。归回本原叫“静”,就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不因物囍,不以己悲。这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有他的归属,这就是命运,命运有常,人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