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金融学13年考试形式变动,初试科目加入金融的选项,之前几年都是考统计和微观的。
光华金硕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变化,十年之前微观必考而金融统计二选一,03到05年微观占75分,06年到10年微观占90分。10到12年只能考微观和统计(10年金融硕博项目好像还可以选金融,不过现在统考已经没有硕博连读),微观分值依然是90分,足以看出光华金硕项目对于微观的重视,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个说法“得微观者得专业课”。但13年的改动非常之大,不仅把金融列为专业课可选科目之一,更是对微观金融统计这三门课一视同仁,任选其二,各占75分。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对所选两门课平等看待,以免出现偏科的情况。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三门课选择哪两门。
微观:优点在于知识点分布固定,几个重难点拿下后基本就没问题,而且掌握之后不会出现一道题完全动不了手的情况,能比较稳定地拿到高分。缺点在于课程难度大,数理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学习这门课的压力会比较大。
金融:优点在于难度不大,历年题型比较固定,也能为复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任何情况下,面试问题都是以金融为主)。缺点在于课程多,而且三门课学起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知识点有些杂,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是由于主观题的存在,金融的高分难拿,以13年专业课为例,选考微观金融的最高分为138而选考微观统计的最高分为146。
统计:接触得并不多,以下也只是个人浅显的看法。优点在于难度不大。缺点在于知识点比较多,且公式比较复杂难以记忆。
几点建议
1:有关于学习计划的问题,的确严格的学习计划有助于备考,但绝对不是在你被计划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情况下,我认为学习计划只是作为一个目标激励自己。无论是否高估了自己,大部分人都会制定难以完成的学习计划。就像在上面我所提到的阶段复习计划,基本上就是在备考初期为自己所订立的,但是却与我的真实备考时间安排有巨大的出入。不要让计划成为束缚你的框架。
2: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得专业课者得天下这一说法早已过时,以13年成绩为例,光华前30名的公共课平均成绩已经突破了292。所以备考过程中万万不能偏科。
3:心态放平,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但同时却要有比较高的目标。13年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初试前五,有幸做到了。谁都有懒惰的心,较高的目标能赶跑惰性。
4:考研是个很无聊的过程,花半年时间学四门没有什么作用的东西,生活犹如吃斋念佛般平淡,在教室学习的时候可能意识不到这个,但在寒冬夜晚一个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时候就会有这种念头:我是为何而考研。相信大部分考生都会有这种经历,有关这个问题我没有找到答案,但我们不该为此而感到烦恼,有时候做事情并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