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雄性蟋蟀相互格斗是为了争夺食物、巩固自己的领地和占有雌性。凡雄性蟋蟀都会打架,只是打架的能力相差很大。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蟋蟀是以善鸣好斗著称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并不是通过“自由恋爱”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败了其它同性,那它就获得了对雌蟋蟀的占有权,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当然,从生物学进化论观点来分析,这也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有利于蟋蟀家庭子子孙孙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鸣声也是颇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这是我的领地,你别侵入!同时又招乎异性:“我在这儿,快来吧!”当有别的同性不识抬举贸然闯入时,那么它便威严而急促地鸣叫以示严正警告。若“最后通牒”失效,那么一场为了抢占领土和捍卫领士的凶杀恶战便开始了,两只蟋蟀甩开大牙,蹬腿鼓翼,战在一起,其激烈程度,决不亚于古代两国交战时最惨烈的肉搏。 蟋蟀的分布地域极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黄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欢栖息在土壤稍为湿润的山坡、田野、乱石堆和草丛之中。 此虫一般在夏季的8月开始鸣叫,野外通常在20度时鸣叫得最欢,10月下旬气候转冷时即停止鸣叫。它每年发生1代,产卵在土中以卵越冬。 雄虫遇雌虫时,其鸣叫声可变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时则发出带颤的“吱......”声。 雄虫好斗,当两只雄虫相遇时,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即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互相对咬,也用足踢,常可进退滚打3~5个回合。然后,败者无声的逃逸,胜者则高竖双翅,傲然地大声长鸣,显得十分得意。 蟋蟀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 每个宁静的夏夜,草丛中便会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听,蟋蟀们又在开演唱会了!蟋蟀优美动听的歌声并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蟋蟀在不停地震动双翅,难道它是在振翅欲飞吗?当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发声器官。回为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会更加卖力地震动翅膀,用动听的歌声,寻找佳偶。其中歌王当属长颚蟋蟀。体长可达20毫米左右,触角长约35毫米,因两颗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长颚蟋蟀,俗称克斯。 除了善于歌唱,蟋蟀还十分好斗。
蟋蟀的大额越大代表它越好。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雄性蟋蟀相互格斗是为了争夺食物、巩固自己的领地和占有雌性。凡雄性蟋蟀都会打架,只是打架的能力相差很大。
蟋蟀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触角较(比)体躯(躯体)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发音。干燥虫体入药,性温,味辛咸,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肿、小便不通等症。同科有油葫芦、大棺头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
好品种的蟋蟀主要分三大类:黄,青,紫。每一大类里又作如下细分:
【黄】正黄,青黄,紫黄,油黄,枯黄
【青】正青,黄青,紫青,油青,枯青
【紫】正紫,黄紫,青紫,油紫,枯紫
上面这些名品的类与类之间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只有成熟可斗期之别。通常黄类蟋蟀成熟期较早,约在阳历八,九月之间,青类适中,约九,十月间,紫类最晚,约十,十一月间。
除了上面这正宗分类,还有许多不属正宗类的而按体形颜色分类出的名品,主要有:蟹壳青,三段锦,大腰鼓,鸡蟀,包衣,脆须,等等 (我后面还会讲到,此处略过)。
上面说类与类之间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只是一般而言,例外还是有的。最大的例外是紫黄”类。这一类蟋蟀是品中之王,有些古书上说是百年难遇之极品。传说南宋理宗年间杭州一带曾有人捉到此虫,后被州县官员巴结朝廷,送到宫里去了,故此民间无颜得见。由于“紫黄”类极其罕见,故此民间往往把一个地区得胜的头名蟋
蟀说成是“紫黄”蟀,其实如按严格的分类划分,很少是真正的“紫黄”。
那么,如何判别一只从野外抓来的蟋蟀是属于上述名品之一,还是一只不属品类的杂类呢?主要分三步。第一步是看头线,第二步是看色泽,第三步是听叫声。
头线也有人叫“斗线”,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喜欢斗蟋蟀的朋友一定注意到每一只蟋蟀的头上都有两条隐隐的白线。这两条白线在接近端尾时会成弯曲状,有的向里弯成内八字,有的向外弯成外八字。每一只蟋蟀的头线都不相同,就像我们人类的指纹一样。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把这些头线进行了分类归并和总结,把
一些特别骁勇善战的蟋蟀头线分类成上面的组合。大体上说,一只蟋蟀的头线越清晰,越长,蟋蟀的品种便越好,反之,头线越模糊,越短,则品种越不好,即越不能斗。
或许从今天遗传基因的角度来说,蟋蟀的头线反映了“好斗基因”在蟋蟀身上的特征。由于在野外,蟋蟀是互相杂交的,一只名品雄蟋蟀很可能与一只杂品雌蟋蟀产下后代而丧失了名贵种性。而我们人类在野外生长的千百只蟋蟀中又碰巧才能捉到一只名品蟋蟀,所以,抓到一只好蟋蟀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最近我看到有报道说,
人们发现每只雄蟋蟀体内都有一个胜负“开关”控制着蟋蟀的繁殖,如果一只雄蟋蟀斗败了,那么它虽然仍可能会和一只雌蟋蟀交配,但却不能成功繁衍后代。如果这则报道属实,那说明蟋蟀群体自己有一种防止种群蜕化成次等品种的功能。此是题外话了。
依我个人的观察,在野外田间能捉到一种类似蟋蟀的昆虫,俗称油葫芦,形状和蟋蟀类似,体形比蟋蟀大。但把两只油葫芦放在一起是不会斗的。如果你观察油葫芦的头部,就看不到有蟋蟀那样的头线。而在北美地区,夏秋季节我们也能抓到蟋蟀,但它们并不相斗。如果你观察它的头部,也找不到头线。所以,毋庸置疑,中国蟋蟀的头线一定与蟋蟀的好斗习性有关。
瞿叔的那本书里对每一类名品蟋蟀的头线都有详细描述和图形,以及各名蟋蟀的色泽特点。至于鸣叫声,黄类蟋蟀叫声洪亮浑厚,青类蟋蟀叫声清脆高亢,紫类蟋蟀叫声也清脆但含有一种特殊的沙声,很容易区分。
对一只蟋蟀的判别,如果它符合上述“三项基本原则”,那末它基本上属于一只好蟋蟀了,接下来就是要看它的辅助特征。辅助特征包括腹部和两侧以及大腿的色泽和牙的颜色。总体原则是,不论头部或背部的颜色如何,腹部和两侧以及大腿的色泽越浅越好,越趋于一种颜色的纯色越好。最好品种的腹部色泽应如我们人的手指
肚那样白里透红而少黑或黄斑,但这类好品种很少见到。
瞿叔的书中除了对好品种蟋蟀有辨别描述,对“坏”品种,即不善斗的蟋蟀也有特征描述。我尚能记起的如:两肋白,斗必败;断头线,凶不见;酱油头,咬就走;等口决。
每一只蟋蟀除了头部有两条白头线,它的身体翅膀两边则也各有两条白边,通称肋白。头线是越白越清晰越好,但肋白则是越白越清晰越糟。如果你抓到一只蟋蟀它有两条清晰可见的肋白,那不管它的其他各项条件如何优越,品种如何名贵,你就不能指望它能战胜对手,它在关键时候常常落败。同理,如果一只蟋蟀的头线中间出现了断痕,也不能指望它有希望战胜敌手。所谓酱油头类的蟋蟀,是指蟋蟀头部的颜色既不红也不黑,而是浑浑噩噩的酱油色,头线也同样看不太清。前面说的两肋白或断头线虽不能上正式的斗蟀场面,但平时斗着玩玩还能咬上几口,可酱油头这一类就根本不会斗,一碰敌人就走。总而言之,上面这三类“坏”品种蟋蟀是养
蟀人的兵家大忌,一般人不会犯此类错误。
在抓蟋蟀时,判断蟋蟀的好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头大:头大的蟋蟀多数个体大,生命力强,善斗。
2. 项厚:项是指蟋蟀的脖颈,项厚则身体强壮,即使长时间激斗也不易疲惫。
3. 形体对称:蟋蟀的形体以匀称为主,雌雄都均称为上品,若雌雄个体大小不一,则以雌虫大、雄虫小为好。
4. 牙的色泽和形状:蟋蟀的牙呈黄色或黄褐色,形状像两把剪子,两牙尖端相合,闭口时两牙相碰,能发出微微的“笃笃”声。
5. 六足:蟋蟀的六足是重要的鉴别特征。蟋蟀的六足粗壮有力,大腿粗,小腿细,足面呈弧形阔大,足趾端部(即足心)为最阔大。
6. 翅膀:蟋蟀的翅膀有长而尖的针状缘,缘的末端尖锐如刀。翅膀的颜色以深黄、深黑为上品。
7. 头项:蟋蟀的头项要光泽,不怕碰触,以无茸毛破绽为上品。
8. 身体:蟋蟀的身体要坚实,肉饱满,以肥胖、丰满、匀称为上品。
9. 声音:雄虫发音器为左翅叠于右翅上,右翅基部下凹,左翅稍微凸起,或两翅稍微隆起,其上的发音镜不甚明显。雌虫两翅平叠如扇状,发音镜也不明显。听其鸣声,以声音高而清脆、宏亮者为优。
以上是判断蟋蟀好坏的一些要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