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的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是1366针的。
从第二代开始变为LGA1155。
第四代又变为LGA1150
第四代最新参数
基于Haswell的架构
接口类型改为LGA 1150
新架构改善了CPU性能、增强了超频
将VR(电压调节器)整合到处理器内部,降低了主板的供电设计难度,并进一步提高了供电效率
改为配备GT2显示核心,EU单元仅为GT3的一半:20个
核显支持DirecrtX 11.1和OpenCL 1.2
=============================================================
关于I7的睿频。
Lynnfield Core i7/i5首次引入了智能动态加速技术“Turbo Boost”(睿频),能够根据工作负载,自动以适当速度
开启全部核心,或者关闭部分限制核心、提高剩余核心的速度,比如一颗热设计功耗(TDP)为95W的四核心处理器,可能会三个核心完全关闭,最后一个大幅提速,一直达到95W TDP的限制。
内存控制器
内存控制器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竞争对手AMD早在K8时代CPU已经集成了内存控制器,能大幅提升内存性能,而Intel方面则表示由于时机还不合适,因此没有在Core2中使用,现在最新的Corei7终于拥有集成内存控制器IMC(IntegratedMemoryController),可以支持双通道的DDR3内存,运行在DDR3-1333,内存位宽从128位提升到192位,这样总共的峰值带宽就可以达到32GB/s,达到了Core2的2-4倍。处理器采用了集成内存控制器后,它就能直接与物理存储器阵列相连接,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内存延迟的现象。
超线程技术
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最早出现在130nm的Pentium4上,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的CPU的运行效率。超线程技术使得Pentium4单核CPU也拥有较出色的多任务性能,通过改进后的超线程技术再次回归到Corei7处理器上,新命名为同步多线程技术(SimultaneousMulti-Threading,SMT)。
缓存设计
Core 2 Quad系列四核处理器其实是把两个Core 2 Duo处理器封装在一起,并非原生的四核设计,通过狭窄的前端总线FSB来通信,这样的缺点是数据延迟问题比较严重,性能并不尽如人意。
Core i7则采用了原生多核心设计,采用先进的QPI(QuickPathInterconnect,下面将进行介绍)总线进行通讯,传输速度是FSB的5倍。
缓存方面也采用了三级内含式Cache设计,L1的设计和Core微架构一样;L2采用超低延迟的设计,每个内核256KB;L3采用共享式设计,被片上所有内核共享,容量为4-20MB。
QPI总线
Core i7的Nehalem架构最大的改进在前端总线(FSB)上,传统的并行传输方式被彻底废弃,转而采用基于PCIExpress串行点对点传输技术的通用系统接口(CSI),被Intel称为QuickPath。QuickPath的传输速率为6.4Gbps,这样一条32bit的QuickPath带宽就能达到25.6GB/sec。QuickPath的传输速率是FSB1333MHz的5倍,前者虽然数据位宽较窄,但传输带宽仍然是后者的2.5倍。由于分别用于双处理器和单处理平台,Gainestown有两条QuickPath,而Bloomfield仅有一条。不难看出,在AMD推出HyperTransport高速串行总线,并逐渐在高性能运算领域建立优势之后,Intel也迎头赶上。若干年前,关于串行传输将一统天下的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
酷睿i7有两种不同针脚的,一种是1366针,是i7 9*0高端处理器;一种是1156针,是i7 8*0处理器,这部分处理基都是32纳米
具体有两种i7 800系列是1156的 i7 900系列是1366的
i7 900系列是搭配x58主板的
i7 800是55的
性能上基本没太大差别 1156的功耗似乎更低 但是1366支持三通道内存 1156的不支持 稍差了一点
详情可访问intel.cn/tablet。
Intel Core i7是一款45nm原生四核处理器,处理器拥有8MB三级缓存,支持三通道 DDR3内存。处理器采用LGA 1366针脚设计,支持第二代超线程技术,也就是处理器能以八线程运行。根据网上流传的测试,同频Core i7比Core 2 Quad性能要高出很多
i7 920这样的9系列是LGA1366的,i7 860这样的8系列是LGA1156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