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礼仪注意什么

公公刚过世,我是儿媳妇,不懂白事,应注意什么?
2024-11-05 10:47:2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服装:男女均应穿黑色或蓝色等深色的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衬衣或暗色调的衬衣,女士不应涂口红,不可戴亮色调的围巾。

2、饰品:尽量不要佩戴饰品,如需佩戴可考虑素色的饰品或尽量不要外漏,千万不要外漏佩戴黄金,这是对死者的极大不尊重。

3、慰问句:关怀和安慰对于死者亲属是很必要的,一些过当的举重如嚎啕大哭应尽量避免,在措辞上也应注意,作为慰问句语,一般可以这样说:“发生这样的事情真的令我很悲伤,请节哀”或“这次的事情太突然了,请保重好身体”。

4、措辞及举动:在葬礼上一定要注意用语,不要出现“死”“惨”等使人联想到不幸的词汇;葬礼时肃穆的吊唁者应收敛,不要高谈阔论。带着儿童的,不要让孩子嬉笑打闹,说话声音尽量压低,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示出诚意。

扩展资料:

吊唁的礼物选择:

1.在追悼会上人们常常送的就是一些礼金,这是一种约定俗称的交往礼物,又是你的一份心意,毕竟在开追悼会的时候总是需要花费和开销的,你的礼金能够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记得,这个礼金千万不能用红纸包装,最好用白色或素色纸封套包好,在封皮上写上“奠仪”、“帛金”之类的黑字并署名。

2.挽幛、挽轴、挽额也称礼幛,题词不拘形式,通常以四字为多,多是直写,横写的称“挽额”

3.祭奠礼品如赠送香烛纸钱、鞭炮、“三牲”、果品之类的祭祀用品,并随祭品附送礼单帖。

4.花圈或花篮。鲜花或纸花均可,上写有挽带,有上下款,上款写对死者的称谓和极简短的悼词,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不过送的花也有些讲究,因为每种花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总的来说送追悼的花,主要以黄色和白色为主,千万不要送那些过于鲜艳的花。能送的花主要有:

(1)黄菊和白菊扎在一起表示肃穆哀悼。

(2)白菊表示真实的哀悼。

(3)翠菊表示追念和哀悼。

(4)黄色和白色的康乃馨表留恋之意,让逝者走好。

(5)白色大丽花可布置灵堂、灵车,寄托哀思。

(6)白百合在印度寓意对亡灵的哀悼。

回答2:

死亡禁忌,死亡是自然规律,然而人们却极力回避,原因是死亡毕竟是凶祸灾难,对人们来说接触甚或听说死亡之事都是不吉利的。

成殓禁忌人死后,要为死者穿寿衣,东北、京津地区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必须在死者断气前穿好殓衣。寿衣讲究单数,一般是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寿衣忌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要福佑后代多子多孙。

入殓前,亲人到齐后要给死者蒙上盖脸纸。入殓时盖脸纸不能用手揭,只能用扇子扇掉。入殓后,忌雨打棺木,俗谚有“雨打棺材盖,子孙没有被褥盖”。如果是在下葬之后下起了雨,则为吉兆,豫北有“雨打墓,辈辈富”的说法。另外,入殓前后忌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诈尸。实际上是提亲属精心守护灵柩,尽孝心。  

哀悼禁忌亲人亡故是悲伤之事,哭是哀悼心情的表现,但是哀悼也有章法,悲伤也应节制。《礼记》云:“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子出寝门见人不哭。”安徽、河南等地,为亡人穿衣时孝子不得哭,怕泪洒尸体,引起走尸、僵尸。锡伯族人给死者穿寿衣时,禁亲属号啕大哭,认为不吉利。

安徽一带有人死三日之后禁哭之说,据说人死三天,亡灵要上望乡台,到望乡台后知道自己已为鬼魂,此时家人一哭,会使死者更加悲痛。满族人死后,小辈可以放声大哭,但出殡回来,就不能再哭,否则,意味着又要死人。俗语有“辰时不哭,哭有重丧”之说。

葬埋禁忌,古代有三日而殓,三月面葬之说。三日而殓的原因是等候死者复生,如果三日不生还,说明死者已亡。三月而葬在实际上不可行,所以后世安葬死者多在三日、七日,忌双日子。台湾、南方地区有忌七日下葬的,因为七日被称为鬼日,鬼魂要到人世上来讨食,为避鬼煞,忌七日下葬。旧时,民间有忌“重丧”的习俗,重丧是指死者出生年月日,与死者死时的时辰有干支重字,俗称日不清。

拓展资料

如果不太了解,可以进行家属会议商量细节。

办理丧事头绪繁多,为了避免手忙脚乱,建议在殡仪活动展开之前召开亲属会议,亲属会议的主要议题有:确定丧仪的规模,拟定参加丧仪活动的亲友及有关单位的人员名单,统计参加仪式和丧宴的大致人数,准备奠酬和谢礼等;联系逝者生前单位,确定是否需要成立治丧委员会,确定讣告内容、致悼词人、致答谢词人和追悼会主持人等; 

确定追悼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治丧的经费及分摊等; 对遗言中须立刻确定或处理的事项的安排; 人员的分工负责。


回答3:

农村丧葬仪式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意义,而丧葬仪式的繁琐性也为其添加了很多的神秘性。有着很多的注意事项和禁忌,作为年轻的我们基本不是很了解,一旦犯了其中的禁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奔丧就是其中的一种礼仪,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很多。

第一:农村丧葬奔丧来人。

所谓的奔丧指的就是''哭道''。农村老人去世的时候,讲究儿女在身边,如果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那么老人走的也就不安心。但是往往有的人有着自己的事情,而不能在老人的身边,直到临终去世时才赶回来,当这些人得到凶信后。即来奔丧。奔丧临近村子时需且哭且行,以避不孝之嫌。也有说是为死者招魂引路的。如果不哭泣的话,老人可能会迷路。

第二:农村丧葬奔丧家人。

在农村老人去世历来度有着很多的讲究。据村里的老人说人死后,魂飞无依,在附近飘荡,甚至会迷失方向。此时有人啼哭,能唤醒飞魂,随从哭声直扑灵堂,归守尸身。所以说当来人哭泣的时候,家中平辈的女眷或者晚辈要及时的出门迎接,这个时候必须是哭泣的奔出去。双方见面时,相互单腿跪拜两次,来者在前,迎者在后。

所以,农村丧葬仪式中的奔丧作为礼仪中的一种,表达的不仅仅是生者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更为体现的是孝。也许很多人觉得生前不做什么,死后何必假惺惺。其实不然,所谓的逝者为大,不管生前有着什么,死后如果不举行这样的仪式或者这样做,那么逝者更为不安,也许到时候更加不安的会是你自己。

回答4:

公公过世作为儿媳应该披麻戴孝,我们这边女性都要把头发披在肩上,腰上绑着麻绳,如果有亲戚朋友来吊丧,要跪在旁边,晚上要守灵的,不能回去睡觉,衣服要穿黑色或者白色,不要穿颜色艳丽的,珠宝首饰都要摘下,不要大声说笑,其他的事情理事的有帮你看着,你只要顾好灵堂这边就行。

回答5:

丧葬文化:丧葬礼仪知多少?这5点别轻易触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璀璨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殡葬文化源远流长,数万年前就有了一定的丧葬形式,相应也就产生了殡葬文化。

殡葬是人类的自然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一种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传统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葬礼文化更是根深蒂固,在葬礼上注重礼节是对逝者的尊重,更会给家属带去慰藉。

参加葬礼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礼仪方面的细节,小到服饰装扮,大到言行举止,风俗习惯,都是需要来宾需要注意的礼仪。那么在葬礼中,需要注意遵守哪些礼仪知识?常山陵园的张照通副总经理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01、尽量身穿黑色或深色服装,避免佩戴过多饰品及鲜艳的配饰;
02、吊唁者或参加葬礼者均应言辞收敛、举止轻缓稳重,任何高谈阔论和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
03、在追悼会或葬礼过程中,手机应调至振动;
04、入乡随俗,尊重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丧葬传统和风俗;
05、吊唁者的关怀及安慰对于逝者的亲属是很必要的,但需注意的是,应避免一些过于激动的举动。另外,一般不要带孩子去参加葬礼,万不得已带儿童一起去的,切不可让孩子嬉笑吵闹。
更多丧葬文化可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