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几天症状明显

2024-11-29 18:17:3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侵犯手,足,口,臀4个部位: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4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4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后消退.

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手足口病是由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萨奇(COXAOHIE)病毒A组16,5,9,10型,B组2,5型,新肠道病毒71型以及疱疹病毒,腺病毒等.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6~8月份为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极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嗜睡,频吐,甚至抽搐,也有的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腹痛,手脚发凉等.如出现这些情况多提示病情较重,可能并发了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病症

回答2:

 手足口病爱攻击小小孩   宋俐介绍说,手足口传染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是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岁婴幼儿为主。染上该病后,孩子一般会持续发热,热程为2至7天不等,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几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会出皮疹。   “手足口病虽不是什么危重疾病,但近几年,却有不少孩子因此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宋俐介绍,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起了皮疹就以为是一般的皮肤病,不重视。口腔内的疱疹破了之后引起溃疡,有些家长以为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没有及时带孩子就诊。而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脑炎、肺炎、心肌炎,引发重要器官损害。   手足口病怎样与其他疾病区分   小儿手足口病因为与几种常见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很相似,不好鉴别,所以家长更应该仔细观察。一般水痘是呈向心性分布,以头、面、胸、背为主,随后向四肢蔓延;而疱疹性咽炎虽然也会发热,咽部起疱疹,但水疱如针眼大小,以咽颊、软腭、扁桃体多见,发热常在38℃以上,其他部位不出现疱疹;单纯疱疹多分布在颊黏膜、舌及牙龈,继发感染常见于口唇、眼睑、鼻周,为粟粒状水疱,没有其他部位的皮损。   而如果孩子染上了手足口病,一般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会出现皮疹,皮疹的颜色是红紫色,少数患儿波及四肢及臀部,躯干部极少。   预防病从口入   宋俐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由飞沫经呼吸道或是通过被污染的玩具及不清洁的手经口进行传播。  该病具有自限性,除对症治疗外,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该病也不会导致后遗症。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应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幼儿园及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洁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  夏天不要让孩子多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同时要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家长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不必惊慌,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并等孩子痊愈后由医生批准再回到幼儿园去,避免孩子交叉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