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多极化方向持续发展。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自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以来,这一趋势愈发呈现出不断“加速”的特点:
一方面西方尤其是美国出于对冷战终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误读导致近乎全方位的战略失误,极大消耗了自身力量,并因此陷入诸多内、外困境之中;
另一方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新兴市场经济大国和“中等强国”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现了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持续、强劲、和平崛起。
扩展资料:
这一对相反态势的演进,使西方与非西方世界的力量对比出现自工业革命以来首次由西方向非西方转移的历史性趋向,并大大增多了国际政治博弈参与者的数量。
其结果是,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面临深刻变动;同时,地缘政治不可避免地日趋复杂、国际和地区形势加剧动荡。
纷繁多变的当今世界情势深刻影响了2012年国际政治的走向,使其呈现出错综复杂、动荡不定等特点。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六个最为突出的国际热点之中:
一、世界主要大国经历政治领导人选举;
二、中东局势发生新的不确定变化;
三、亚太地区形势更为复杂;
四、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
五、俄罗斯未来发展面临新变数;
六、非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局势不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年国际政治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首先,冷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这个结构性变化体现在两个基本的发展趋势上。一是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和相互依存程度日益提高。“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时髦用语,而“相互依存”则自上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制度主义创始人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首次提出后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流行术语。这两个概念所反映的是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事实,也意在表明,人们逐渐普遍认识到世界政治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每一个国家必须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作出变革和回应;同时,国家只有在提高相互依存程度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安全与利益。
二是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多极化趋势并不是冷战结束后才出现的,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就预见说,在20世纪最后三分之一时间里,美国、西欧、苏联、中国与日本这五大经济力量的发展将决定世界其他方面的前途。冷战结束之初,当时美国的乔治·布什总统宣布“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但美国作为冷战的胜利者和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它主宰的单极世界。这与两极格局终结后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格局逐渐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是相违背的,因此遭到了许多国家的抵制,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等大国都主张,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必须以多极化为基础。无论是从国际正义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全球治理需要各国的平等合作和协商来说,国际政治的多极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比较而言,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第二幅国际关系画面,底色显得灰暗得多。因为现实的和潜在的种种危险因素,挑战着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对人类的和平、安全、秩序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尽管在全球化和多极化过程中,国际关系的合作和依存关系格局在竞争与斗争中逐渐形成,但起码有三大因素威胁着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其一是带着冷战思维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其二是快速扩大的数字化鸿沟,加速了足以导致国际分裂的发展鸿沟,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使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变成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依附。这是国际不稳定的重要根源。其三是不断增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包括经济安全、信息网络安全、资源安全、环境污染、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有组织犯罪等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因素,随着全球化而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
简单一点就是世界上的霸权主义国家由两个减少到了一个
上面说的都对
或者简单总结下,就是4国独立了——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
这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实力的4个个体了(欧盟成为个体是必然的)。
其他印度啊,非洲啊,说白了,他们很可怜的。强了(比如印度)可一作为一个支援,弱了,(伊拉克等),就任人宰割了。
简单点就一句话··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