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括,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可以翻阅一下,应该说明的是他是典型的“官二代”,就是兵书理论很精通,实战没有经验,出身很好,与下属和普通士兵有隔阂,高高在上,不能服众!
战国有个将领叫吴起,很有名!
史载这样一个故事,就是身为主帅的他身先士卒而且特别爱护士兵,甚至为士兵吮疮,有个老母亲看到吴起为儿子吮疮,自己就痛哭流涕,别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说他的丈夫战死疆场,而吴起也为他吮过,她哭是因为知道儿子也将战死疆场!
这很说明问题!其实白起也是白手起家的!
历来军事家都是战场历练出来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毛泽东说李德博古是教条主义,你说凭什么让他们被那个骂名?那是国民党太厉害?
其实没有日本侵华,共产党还真就被蒋介石灭了的!
其实战国那个时代下,当然是秦国厉害,但是如果赵国真的让廉颇为将,长平一役就不会那么惨了!第一有多年对抗秦国的实战经验,第二可以服众,鼓舞士气!当然如果真是这样,那也说明一点,就是赵国的国君不是昏庸无能的!
历史已经过去,赵括背着“纸上谈兵”的帽子都成为历史,我们研究历史的本意,并不是争论这顶帽子,而是看到历史背后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正确的道理!
赵括的能力肯定是有的,赵括的努力也没有白费,至少让我们知道“纸上谈兵”是错误的,也让你在两千年以后还会记住他!
希望对你有帮助!
似乎有些人连吴起,白起都没搞清楚呀。。。魏国和秦国不是一国呀-0-???
首先,先说明一点,白起,战国时期供认的无双神将。廉颇,也是同时代中神将级别的人物。能让司马迁列传的英雄,都不是泛泛之辈吧?
我认为造成长平之战惨败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白起在长平之战前对于战前准备较赵国充分许多,积极拉拢齐国楚国,使得自己在决战之初获得了一定的外交支持。而赵国在这方面做的并不是非常充分,至少从之后邯郸保卫战之中,可以看出来。
赵军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中原逐鹿中,练就了一批优秀的骑兵和轻装步兵军种,能够数次挫败北方的胡人,可以看出赵军在运动战,遭遇战中所表现出的超高军事实力。反观秦军,在整个春秋战国历史中,对于秦国被攻城地陷的记载还是并不多见的,可以看出其具有很强的防御战能力,并且部队极具韧性。擅长打防守反击的战术。根据我们的常识,秦军出兵长平,采取攻势,这本身并不是其最擅长的战法,但为何可以在战争初期就取得优势呢?原因就在于,廉颇率领20万先锋到达长平时,秦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是一个以逸待劳的姿态,而赵军经过一番跋涉,部队的即战力肯定没有发挥出来。廉颇不得已,只能采取坚守长平的方针。无论任何时候,防守的一方总是处在相对心里劣势和战术劣势之下。“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是这么认为的。况且更被动的是,赵军无法采取攻势,运用自己习惯的进攻战术。
廉颇错误的估计白起此次决战的心理,认为坚壁清野,待军坚守便可让秦军知难而退。但白起似乎并不买账,这次是铁了心的想要拿下长平。一但拿下长平,整个赵国门户洞开。在双方拼消耗的过程中,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整个国家的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赵国在蔺相如死后,国势日益衰落。从某种程度上说,廉颇失去了一个好搭档。所以赵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和秦国拼消耗战的,而且秦国士兵的意志品质,决定了消耗战必定是他们的优势。
再来说一说楼主所认为的主人公赵括,蔺相如曾经一针见血的指明了,赵括在兵法上的不知变通,不过正因为他的这份不知变通,才让他父亲和蔺相如本人在兵书斗法上都败下阵来。可见赵括对于军事是一种何等的痴迷态度,这份严谨的态度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纸上谈兵也是后人添加上去的,那时候并没有纸张。不懂变通,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赵括缺乏实战经验,这和他本人的性格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相反,我们可以在他突围牺牲的举动中,看出他英雄性一面。从这一层面中,可看出的果敢,类比三国时期的马谡,同样是纸上谈兵的典型,却因为缺乏这一份英雄性而使他的历史地位显得有些干瘪。如果是赵括本身的实战经验缺乏,这也是惨败的一层意思。
赵王昏庸,昏庸也就算了,还求胜心切,急躁冒进,根本完全不能体会到前线战事的严峻,可能是由于消耗战导致国力更衰,所以他不得不以求速胜,这也是一层意思,这是此战的决定性因素,即使廉颇采取消耗战使得赵军在战争初期就已经被动,但通过一系列的战术手段,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就认为廉颇必败无疑,毕竟在当时他也是神将级别的人物。临阵换将,此乃兵家大忌,况且赵括本身并不具有决战的实际经验,相比廉颇的作战实践,那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秦军内部虽然也出现了分歧,但在决定意义上的指挥,白起可是说一不二,展现出了完美的大将风范和作为统帅的霸气。在得知自己的离间计奏效后,他明锐的觉察到,决战的时间已经来到。而赵国却还在为换帅后,各种职位将领的调动而难受着,换帅之后的一段时间,赵括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人事任免上,悲剧的他并没有觉察到白起准备决战的味道。秦军根本不可能让赵军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换帅的事宜,直接就朝赵军招呼上了。
在决战之初,白起很好的掌握了赵括高傲轻敌(这只能说是赵括没有作战经验的表现,并不能看出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有多差),在战争初期便已经取得了战术优势,以一部佯败,另一部抄后方,整个将赵军包围在长平一带。赵军士气低落,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突围,部队缺乏粮草和后勤供给,即战力每况愈下。在最后决战之时,遭遇了宿命般的惨败。
如果我们只看到赵括指挥失误,导致赵国大军惨败长平。那我们似乎也就忽略了秦军的损失。历史都是胜者为王,所以正史中几乎没有关于秦军长平之战损失的记载。40万坑杀,这个数字是有相当的水分的。我们可以看见邯郸保卫战中,秦军无论怎么战斗,都无法拿下邯郸。当然这其中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廉颇神将级别的战术指挥,从本身看,秦国可能在长平之战时,就已经消耗了很大一部分战力,不然白起不可能愤而坑杀赵军俘虏,这也直接导致了最终秦军久攻不下邯郸,最后各路援军赶到(参看我的第一点理由),被迫撤退的结果。
再看历史之后的十几年,秦军国力颓废,甚至都城咸阳都险些葬送六国之手,可以看出长平之战并不是秦军绝对胜出,可以说是秦国的一次惨胜。我估计坑杀的人数不会超过10万。
以上仅以个人观点,还望采纳。
PS:白起和吴起是两个人,不要被楼下答案混淆。
历史的确是胜利者写的,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其实都是国军在与日军拼命,相反,某党却在这段时间内发动群众,壮大自身队伍,这实在是并不光彩的事件。台儿庄战役,国军的第一次胜利,以6万5千人的代价,取下1万5千多日本人的狗命,平型关战役,国军的三个军在前线几乎全部拼光被迫撤退,某党接手几乎出动全部10万人的部队,以2万1千人的代价,取下302个日本人的狗命。(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这个数据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他不是在本国的网站你上搜到的哦
我认为,长平之战一开始是李牧将军带兵和白起打仗,后来就换成赵括,赵括其实是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同时是为了说明当时赵王的昏庸、李将军的才能
纸上谈兵不是后来历史对失败者的调侃
纸上谈兵本就是赵括父亲对儿子的短语。赵奢和儿子谈兵法。常常不如儿子。所以很忧虑。自己是真打过仗的名将。知道儿子其实不是打仗的料。但儿子却对打仗很自负。这样只会纸上谈兵的将领,将会是家族的祸患。后来赵括母亲把赵奢的判断告诉赵王。让赵王将来吃了败仗,不要牵连赵家。
楼主不要生气,所谓在其位要谋其政,赵将军不幸在其位,黑锅当然要他背了。
就像李鸿章,马关之时国人皆曰可杀,但是人人都忘了弱国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