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势最低的3个区县,是什么啊?

我家附近一下雨就积水。。这是为啥?
2024-12-22 20:09: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可能因为你家的地势低,无法流通积水吧 !

回答2:

一、地形

上海地处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长江入海河口,地跨长江三角洲前缘滨海平原和太湖湖沼平原东南部。全区除西南部散布海拔百米以下的剥蚀残丘外,一般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吴淞零点)大都介于2.2~4.8米,大致为东高西低的微倾斜状平原,东部、北部、南部略高,中部浦江两岸次之,西部淀山湖附近一带,地势最为低洼。微地形很像向西倾斜的半个碟子。高程4米以下部分约占全区面积的50%。按形态特征可将全区分为东部滨海平原,中部碟缘高地,西部淀泖低地和北部江口沙洲四个地形分区,见下图:

[上海地形分区示意图]

淀泖低地 冈身以西的低洼地区,包括青浦、松江两县大部、金山县北部及嘉定、上海、奉贤等县的西部地区。这一分区系在长江三角洲基础上发育而成的太湖湖沼平原,成陆时间最早(距今6000余年前),地势最低,地面高程一般低于3.5米,是上海境内低洼地和湖沼密布的地区,以淀山湖最为著名。区内剥蚀残丘集中,有佘山、天马山、凤凰山、横山、小昆山、辰山等,呈北东向排列,散布于松江县西北侧。

碟缘高地 古冈身以东至距今约800年前古海岸线以西的中部滨海平原区。包括上海市全部、川沙、南汇、嘉定、上海、奉贤、金山等县大部。地势比较高亢,地面高程一般为4~5米。黄浦江上游干流、吴淞江、蕰藻浜呈东西横贯,其余河流取北北西走向,与砂冈古海岸线、海塘平行。

滨海平原 距今800年前古海岸线以东的滨海平原区,包括川沙、南汇、奉贤、金山等县的沿海地区。地势亦比较高亢,地面高程3.5~4.5米。主要河流大体平行历期古海岸线伸展。

江口沙洲 包括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和其他一些刚露出水面的沙洲。它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成陆历史较晚。地面高程一般为3.5~4米。

二、地貌

上海地区的地貌基本上归属于堆积地貌类型。依据地貌形成的外动力过程及其形态,上海地区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湖泊平原及滨海平原等5个一级地貌单元。

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体系的陆上部分。按成陆时间的先后分为早期河口沙岛和晚期河口沙岛两个二级地貌单元。

三角洲前缘 地处江海作用剧烈的交错地带。按不同的深度分为河口心滩、潮坪、叉道河床和前缘斜坡4个二级地貌单元。

前三角洲 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外缘,向东延伸至水深60米线为界,以海相沉积为主。

湖泊平原 冈身以西地区,河湖相沉积为主。区内发现多处距今4000~6000年间的文化遗址。其形态、成因和沉积物质的不同分为湖沼洼地、湖积平原和海积、湖积平原3个二级地貌单元。

滨海平原 主要由长江携带入海的泥沙经海洋潮流作用沉积而成。按其成陆的先后分为古、老、早、中、新滨海平原5个二级地貌单元。

三、形成

1.太湖及古文化遗址

太湖由海湾一泻湖演变而来。太湖地区地下遗址的出现具有“时代选择性”,属于低海面期。文化层之间往往有海相或过渡相沉积层间隔,这些间隔时期均属高海面期。太湖地区从最早(约距今7000年)的海湾形成之后,曾经历过三次成海成陆的环境大变动,主要的成海期距今5500年前后,距今3500年前后及距今2500年前后,其余大部分时间为地势低洼的陆地环境。

冰后期最大海侵以后,上海地区的海岸线水平摆动的最大幅度达100公里以上。海面上升,海岸线西移,太湖地区成为岛屿罗列的海湾。由于长江三角洲及其伴生沉积体系的发展,海侵岸线的位置逐渐东移,海湾亦渐趋封闭,海面下降,则岸线东移、海水退出太湖地区。距今6000年前后至距今4500年前后共约2000余年的时间,太湖地区保持了陆地环境。这正是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繁荣时期。

最近10余万年来的各次冰期中,长江干流的位置比较偏南,大致在上海附近经过。退冰期或间冰期中,长江河口段干流位置均摆向北侧。

近2000年以来,海面最高时期大致在10世纪前后。4世纪、16世纪、20世纪的海面也相对较高。纪元初及6、12、18世纪是低海面期。低海面期时,长江主泓曾明显南摆。18世纪的低海面期中,有三次冷期和海面相应的小幅度波动,长江主泓也有相应的摆动。

2.“冈身”与上海滨海平原的成陆过程

贝壳砂堤反映了上海滨海平原节节东进的陆淤海退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早期阶段:岸线从沙冈(距今7000~6400年)发展到竹冈(距今5680~4000年),历时近3000年,推进距离1.54~4公里,平均1公里/750~2000年;中期阶段:岸线从竹冈发展到盛桥—航头一线(距今1500年),历时约2500年,推进20公里,平均1公里/125年;晚期阶段:岸线继续推进到东砂(距今580年),历时约100年,推进25公里,平均1公里/40年。上海滨海平原的成陆速度由老至新愈来愈快。

距今6000~7000年是海面由上升转为停顿或变慢的转折时期,长江口沉溺成为河口湾,贝类繁殖。由于海岸线稳定时间较长、贝类遗骸的堆积就形成了早期的贝壳砂堤。此时,东、黄、渤三海毗连,因此三地的贝壳砂堤年代能很好的对应。

3.岸线变迁

上海陆域东部岸线以稳定向海扩展为主,尤其南汇嘴一带的淤涨速度最大。长江口南岸的浏河至董家湾段,曾经历了一个先涨后坍的过程。明代中叶以前,此段岸线尚在岸外4~8公里处,后逐步坍入江中,直至清代中叶以后,因海塘加固而遏止了长江口南岸的坍势。

杭州湾北岸的岸线,东晋时直抵王盘山,随长江三角洲不断向海扩展,在涨潮的顶冲下,杭州湾北岸的西段逐渐内坍。东晋以后,王盘山先行沦入海中,至12世纪时,大、小金山也相继沦为海岛,直至公元1472年重筑海塘后,才控制住了杭州湾北岸线的坍塌。

4.山丘分布带

上海境内分布有两条现代山丘带,一条是上海西南青浦、松江一带的北干(竿)山、凤凰山、薛山、东佘山、西佘山,另一条则是金山境内的查山、秦皇山、甸山等。这两条现代山丘带恰好位于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50度方向大断裂带的近侧。大断裂为来自地壳深部的岩浆提供了入侵的通道,形成了沿北东方向展布的火山锥。这些火山锥在多次火山作用下不断加高,成为非常壮观的山峰。后来,受后期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当时形成的山峰,遭到侵蚀、下沉,还发生了断裂、错动和相对移位,外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当代所见的低矮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