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求不同
省控线是在高考期间,省(区、市)划定的相应本科,专科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投档线是某高校按照一定的比例,如1:1:1.2进行投档,如果计划招生20人,学生投档人数就是24人,那么第24个人数的分数就是该大学的最低投档线。投档线是对报考该学校的考生分数高低排序,然后按计划比例截止到最后一名学生确定的投档线。
2、录取方式不同
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省控线(分数线),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的志愿未必达到某志愿院校的调档线。由于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多少不同、考生分数分布不同,投档线也就各不相同。
3、分数不同
投档线是高校对各个省市录取考生的最后一名的分数线来进行定义的,最后投档到该校的这名学生的分数就是该所高校在某省市的投档最低分数线,投档线是每个大学实际的收分。省控线是每个省录取的分数线。
投档的状态:
1、自由可投
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
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
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
"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档分数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控线
如何科学把握省控线、批次线、投档线、录取线,让自己的高考志愿分数利益最大化。
投档线(调档线)的全称是招生院校投档分数线,是省级招生部门在该投档前,根据招生学校当年招生计划并扩大一定比例(一般是1:1.2),按照填报该校志愿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形成的,是省级招生部门给各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的最低成绩标准。通常情况下,投档线会高于或等于省(区、市)划定的该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报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所学校的投档线。
各招生高校的投档线,一般在每个批次投档前确定。办法是,由计算机对照各学校本批次录取的生源计划数,再按公布的投档比例,如l:1.2,确定一个投档数(通常投档数=生源计划数×投档比例);再按投档数来对应第一志愿报考某学校的考生成绩,将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所排的位次等于投档数的那名考生高考各科成绩总分,即为投档线。如某学校计划招收100人,乘上1.2的比例,即确定为120个投档数,再把投档数与报考某校第一志愿的考生成绩排序,第120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校的投档线;如省控线上一志愿考生报考数不能达到某校投档人数,则本省的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该校投档线。
投档数略多于计划录取数是为了让招生学校获得一定的择优余地。因此,总有一部分(一般是20%)考生被高校筛选掉。
1.首先按每批招生计划数(含公费生和择校生)的一定比例,划定该批的“学业考试成绩投档控制线”;
2.在“投档控制线”上,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先按考生志愿从先到后顺序,再按总成绩等级及位置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按公费计划数对应公费志愿,择校计划数对应择校志愿对招生学校投档,先投第一志愿,若不满员,再投第二志愿……依次类推。
也就是说,若某校“投档控制线”上的第一志愿考生数已满足该校的招生数,那么,市招办就不再向该校投放第二志愿考生的档案了。如果在“投档控制线”上第一志愿考生数达不到该校招生计划,则投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档案……如此类推,直至招生计划完成。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不同的录取批次之间,其志愿顺序是互不影响的。
省控线是本省的最低投档线,而学校的线是根据本学校录取的学生来决定的,但分数得高于或等于省控线的。也有这种情况,如果这个学校生源不足的话,也可能会再降分的。如果到了学校投档线一定会被录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