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读后感

2025-01-04 01:47: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不经意时读到余秋雨的《行者无疆》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引起了我内心的思考。在欧洲,一天余秋雨和一位德国的学人在斯图加特市的一个路口等红灯,在这人口稀少、交通冷清
的城市,极目左右都没有车辆的影子.即便是冲着红灯直穿过去也没有任何危险,但人们还是规规矩矩地等着,没有一个人违反交通规则。家长常叮嘱孩子上学要遵守交通法则,而自己面对法规是否做到了呢?平时在家中一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珍惜大好年华的时候,家长自己又在做些什么呢?是否在光阴虚度?当家长们一再指责孩子们沉溺于游戏之中的时候,自身有没有摆脱游戏的诱惑呢?

回答2:

捧起一本记叙了漫漫行程的游记,便仿佛打开了一扇引领我们通向新奇的大千世界的窗牖。因为之前从未企及因而渴望已久,不必为如何到达那远在天南地北的目的地而发愁,只需面对充裕的文字,我们想象的翅膀已在不知不觉中伸展。

每一篇游记篇幅不长,却总能给人以回味,咀嚼的空间。每一方异乡土地似乎在作者笔下都包含着深邃的文化气息,授人以探索的启迪。这便是脱俗于一般游记散文的轻描淡写,抑或走马观花式的长篇累牍。因而在回味中夹带着思索,而又在思考中留人以“清气满乾坤”的收获。

虽然旅程中的奇景异象总是最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但不难看出本书的作者并不追求于乍看下新奇的震撼感,不图浓墨重彩的勾勒,而是往往不惜用犀利的笔触,记录下隐现于每一处景点背后的文化底蕴。像在《城市的符咒》中,佛罗伦萨几乎随处都可能不期而遇的“美第奇”家族的字母MEDICI,仅以简单的引子,寥寥数语的介绍后,便将读者引入历史长河中“美第奇”辉煌的印记。又如《稀释但丁》里但丁故居的描绘:“老楼为三层,窗小墙厚,前门有一盏铁灯,又有一个井台。铁灯无光,井台有盖,管理当局连‘但丁故居’几个字都不敢早在墙上,只挂一衣幅布幔,因为凿了就不再是当日原貌。”仅此数语的简介,只为印证这情不自禁的感慨:“但丁就是在这般黝暗和狭窄中走出。他空旷的脚步踩踏在昨夜和今晨的交界线上,使后来一切早醒的人们都能朦胧记起。”这些简约的描写与厚重而充裕的议论在整体上的对比,轻易的将读者的视线从立体的感官享受,扩充到只凭眼睛尚不足以见证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见解。看似将镜头缩小,锁定了某个极小的细节,实则是扩大了我们手里这扇轻小而又厚重的窗口。窗中的世界可能会有局限,但已宽阔得足以使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在这里名胜古迹的全景未必能一一捕捉——巴黎的高傲、宽容、悠闲,仅从波德莱尔的诗句:“万恶之都,我爱你!”中撩人心动,“他几乎具有灭的城市的一切优点和缺,而且把他们一起放大,推向别致。”你可以一次次赞叹,一次次皱眉……英国很难以“盗版”的贵族气息渗透在《扼守秋天》中,“离温莎堡不远,便是赫赫有名的伊顿公学。高手的老奶奶和活泼的小孙子相邻而居,是一种互相安慰:小孙子领会了自己的等级使命,老奶奶看到了贵族集团里年轻的生命。”这便是英伦, “长久的温和渐进,长久的绅士风度”。

分明是那一方异土激起了心中曾经从书中,以抽象的方式学到的记忆,勾起每段历史在记忆中的烙印,往往此时会立刻从陌生转变到亲切甚至产生共鸣。进而引发人们的感慨是那样地酣畅淋漓,虽然感慨万千,但毫无矫揉造作。因此即使在陌生的欧洲,知识渊博的学者同样不乏一股亲切的熟识感,使眼前的景物勾起那庞杂的记忆库存中无尽的遐想,又是脑中隐约与之相联系的抽象的影子拉进了自己与现实的距离。

《行者无疆》,一本引人入胜的游记,但我没有一口气急切的读完,因为它有太多值得一次次回味、反复研读的细节。毕竟这不仅是一次他乡山水的风光领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学习与探索、风土人情的揣摩与领会。这是一本非同一般的游记,应当像作者一样用学者的眼光审视探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毕竟,行者无疆,学海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