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024-12-25 23:12:3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横亘新疆中部,东西绵延长约1500公里。它把新疆分隔成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是地理上一条重要界线。海西运动褶皱隆起,燕山运动后期剥蚀成准平原状态。喜马拉雅运动再度隆起,形成许多地垒式山地及断陷盆谷地。它由一系列平行山脉组成,分北、中、南三带。北天山包括阿拉套、婆罗科努、依连哈比尔尕等山脉,东西长约1000公里,宽35~50公里,海拔4000~5000米。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有著名的天池。中天山包括恰普恰拉山、那拉特山、萨阿尔明山、波尔托乌拉山等,海拔一般不超过3500米。北天山与中天山间有许多山间盆地,如伊犁盆地、尤尔都斯盆地等。南天山,地势最高,不少山峰海拔在5000~6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39米。

天山自西向东又可分为三段:伊犁盆地南北缘的哈尔克他乌山、济嘎郎山、雅布尔山、婆罗科努山等称为西段,沟拔3000~5000米;额尔布特山、乌肯山、博格达山等为天山中段,一般高度为4000~4300米;巴尔库山、哈尔里克山等为天山东段,海拔3000~4000米。再东延至与河西走廊北侧合黎山、龙首山等相连接,山岭时断时续,山势低平。天山雪线高度在3500米以上,冰川发育,是内陆盆地重要水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煤、石油、铜、锌、金、盐等)、牧草资源、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

天山位于不同的生物——气候带中,其北部属于温带荒漠,南部属于暖温带荒漠,而西部的伊犁盆地属于温带荒漠草原。不同地带的水热条件明显地反映在所隶属的垂直系统中,因而天山不同坡向的垂直带结构有很大差异。

自然特征

(1)地质

在地质历史上,天山地槽形成于震旦纪晚期。经加里东运动,特别是华力西运动,地槽发生全面性回返,褶皱隆起形成古天山山地。构成山地的主要岩石是古生代变质岩和火山碎屑岩及华力西期的侵入岩等。中生代至早第三纪末,古天山被剥蚀夷平成为准平原。晚第三纪,特别是上新世以后,准平原发生断块抬升,形成多级山地夷平面。后经冰川与流水交替作用,成为现代天山。是中国重要的地震带区。自1600~1979年,新疆500多次4.6级以上地震,有50%以上发生在这一地区。

山脉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所组成,山体之间夹有许多宽谷与盆地。

天山山地现代地貌过程从山顶到山麓,依次为:①常年积雪和现代冰川作用带。位于海拔3800~4200米以上的冰雪覆盖的极高山带。据统计,天山拥有现代冰川近7000条,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②霜冻作用带。位于海拔2600~2700米以上的山区,堆积了大量古代冰川沉积物,并保留了多种冰川侵蚀地形——古冰斗、冰槽谷、冰坎等。负温期长达半年,仅于盛夏解冻。③流水侵蚀、堆积带。位于海拔1500~2700米(或2800米),河网密布,河谷阶地发育。④干旱剥蚀低山带。位于海拔1300~1500米以下,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南坡位于海拔1700~2000米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外营力以干燥剥蚀作用为主,南坡尤盛。

(2)气候与水文

山地气候年中明显分成冷、暖两季。冷季天气多晴朗,3000米以下的山地、盆地和谷地积雪深厚,且多雾霜。暖季(夏季)海拔3000米以上多雨雪。3000米以下气候凉爽。各地湿度差别受高程控制。在天山山地,特别在天山西段,冬季往往形成明显的逆温层结。逆温产生于10月,消失于翌年4月。以1月份的层结为最大,达3000米左右。

天山山地的年降水量,同一山坡自西到东,逐渐减少;山地迎风坡(北坡)多于背风坡(南坡),山地内部盆地或谷地少于外围山地。位于天山内部的巴音布鲁克海拔2438米,年降水量仅276 2毫米,比同高度的山地少。但地势宽坦,河曲发育,降水集中夏半年,湖沼星罗棋布,水草肥美,成为中国著名草原之一,并且是天山山地唯一有天鹅生栖的地方,现已划为新疆的自然保护区(见尤勒都斯盆地)。

天山北坡的年均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是中国干旱区中的湿岛。其中以西段的中山森林带最多,竟达1139.7毫米(1970年记录)。海拔接近海平面的托克逊年降水量最少,只有6.9毫米。降水季节变化很大,最大降水集中在5、6两月,以2月份最少。

天山山地的最大降水带随季节上下迁移。冬季最大降水带在海拔1500~2000米,夏初开始向上迁移,到7、8月份升到海拔5000米的极高山带。此后,又开始回返。至10月份回到冬季原来位置。山地暴雨历时短暂,但强度很大。积雪分布与降水相同。

天山山地为新疆不少大河的源头,如伊犁河与塔里木河等。在不到20万平方公里的山地径流形成区内,有大小河川200多条,年总径流量为436亿立方米,占新疆河川径流总量的52%。引水灌溉遍及新疆57市、县的绿洲农田。按各河出山口以上的集水面积计,年平均径流深271毫米。河流年径流变差系数一般为0.1~0.2,变化相对稳定。年径流变差系数为中国最小地区之一。

人文历史

天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西亚联系的重要通道,托木尔峰东部南、北木扎尔特河谷,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支线。西汉时,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下嫁乌孙王,即通过此道。驰名中外的唐代佛僧玄奘,公元629 年去印度取经也经过这里。他在其《大唐西域记》中对托木尔峰分水岭一带的惊险环境曾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据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登上天山博格达峰,并在此会见当时西来传道的长春真人丘处机。唐太宗时还在博格达峰下设过“瑶池都护府”,管理天山地区。

清朝乾隆年间,新疆都统明亮曾登博格达峰和天池一带,勘察地形,开山引水,并在天池渠口附近立石碑纪念此举。在天池附近还有不少名胜古迹,过去这里曾经建立过十几座古刹,清乾隆年间曾在此修建过福寿寺,因用青砖铁瓦建造,又称“铁瓦寺”。天池西面还有东岳庙遗址,池下有无极观。这些名胜古迹,又为天山增添了诱人的魅力。

(1)天山神秘大峡谷

天山神秘大峡谷是一个维吾尔族年轻的牧羊人在1999年盛夏放牧时发现的,现已成为一个热门景区。

天山神秘大峡谷地处天山山脉南麓,新疆库车县城以北64公里的山区,位于217国道1025.8公里处北侧,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大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在山体群组成,当地人们称之为克孜利亚(维吾尔语意“红色的山崖”),峡谷南北走向,末端稍向东弯曲,全长5000多米,经亿万年的风雨剥蚀,山洪冲刷而成,是我国罕见的自然风景奇观。走进天山神秘大峡谷,谷内山体陡峻,悬崖绝壁,奇峰异石,千态万状。峡谷随山势变化,忽而宽阔,忽而细狭,最宽处53米,最窄处0.4米,仅容一人侧身而过。大峡谷内现已定名的景点共有四十二处,较为显著的有:神犬守谷、旋天古堡、显灵洞、玉女泉、卧驼峰、月牙谷、一线天、悬心石、虎牙桥、情未了等。

更为显著的峡谷内还有一处盛唐时期的千佛洞遗址,石窟内壁画艺术水平可与同时代敦煌壁画相孋美,而石窟中保留的汉文化完整丰富,在古西域地区数百座石窟中绝无仅有,体现着古龟兹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合,反映了维汉两族人民悠久的传统友谊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谷内游程曲折,峰回路转,泉水叮咚,鸟鸣啁啾,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奇情异趣,引人入胜,游人称绝,实为天然佳境。天山神秘大峡谷已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经济概况

天山山地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山地中森林面积约占全疆的50%,草场面积约占全疆的47%。此外,天山矿产种类繁多,新疆的工矿区亦多分布于天山南北。天山山地已建成独(山子)—库(车)公路、伊(宁)—若(羌)公路、乌鲁木齐—巴仑台—库尔勒公路。

(3)传说

传说天山天池便是“瑶池”,是西王母会聚众神仙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据《穆天子传》记载,3000 年前的周朝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见了他。穆王赠送大批锦绸美绢等中原特产,西王母则回赠了天山的奇珍瑰宝,并邀请穆王游览天山名胜。穆王亲书“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临别时,西王母劝饮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赞此盛会,诗云:

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相关资料

(1)冰川分布

乌鲁木齐河源头的一号冰川,是中国境内距大城市最近、交通最便捷的现代冰川。它位于乌鲁木齐西南125公里的天山山脉天格尔山中,海拔3860米~4476米,长约2.2公里,平均宽500米。

天山一号冰川由于古冰川遗迹地貌和沉积物非常典型,保存完好,素有“冰川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研究观测现代冰川的最佳地点,所以附近建有冰川观测研究站。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学者常来此与之合作进行冰川考察研究。这里交通方便,由乌鲁木齐乘车沿216国道上行,抵达胜利达坂,向右拐上便道即可轻松到达。

在这冰天雪地里,冰川旁的山岩上,偶尔还可以看到雪莲花,这种花生长在雪线附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在文人的笔下,它则成了坚强纯洁品格的象征。

(2)主要景点

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平面海拔1928米,素为有名的游览胜地。1982年,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古称“瑶池”,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地理、自然、新疆、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