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又名荏,又名紫苏、苏、白苏、桂荏(《尔雅》)、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茎直立,叶对生,被长节毛,叶下面有细油腺点,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花萼钟状,花冠唇形,果萼较小。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多。[1] 主产于东南亚、台湾、中国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 不知你哪里人,我江西的 我们那叫鸡苏 听爸妈长辈们(地方口音)叫鸡础
苏子叶
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常1米余;茎绿色或紫色,方柱形,有4钝棱,被长柔毛。叶对生,草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3厘米,宽4.5~1O厘米,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阔楔尖至圆,边缘有撕裂状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紫绿色,被疏柔毛,下面被伏贴柔毛;叶柄长3~5厘米。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O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
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间有逸为野生。广布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采收加工 夏秋季开花前分次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叶片多皱缩卷曲,常破碎,完整的叶片呈卵圆形,长4~13厘米.宽2.5~9厘米或过之.顶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撕裂状锯齿.叶柄长2~7厘米.两面紫色至紫蓝色或上面紫绿色,疏被灰白色毛,下面可见多数凹陷的腺点。质脆易碎。气辛香,味微辛.以叶片大、色紫、不带枝梗、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常用量5~1O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