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浮士德》的思想意义是什么,以及浮士德是怎样的形象?

2024-12-14 19:10:3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个深居学术象牙塔中,终至垂垂老矣的人物。面对即将朽坏的身躯,浮士德有非常多的懊丧,他觉得他的人生彷佛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他花了一生的时间研究学问,却对人生体验品嚐太浅,却对知识有说不出的厌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近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回归古希腊审美观思潮的力量强大,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都向往古希腊那种阳光明媚的生活。也就是那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温克尔曼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变得伟大,如果可能的话,伟大得无可比拟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

而歌德在浮士德中极力将理性主义和古希腊的这种感性主义结合在一起,诞下浮士德和海伦新生的儿子“欧福良”这个人物,以及欧福良这个人物的消逝,无疑是希望把近代科学理性和古希腊审美的感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完美的审美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士德

回答2:

① 体形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的深刻洞察,对人生境界
的高度概括
② 浮士德性格有二重性,摇摆于神性与魔性之间,他若不断的追求却识与真理,追求真善美,追求高远的理想,精神境界就会不断提升。如果贪图其乐,执迷其中不能醒悟,将走向堕落。人会犯错误,但是人生要有的,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浮士德身上神性强过魔性、自强不息、发愤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主导地位,也就是所谓的“浮士德精神”
③ 浮士德形象概括和总结了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欧洲近代西方人的精神发展历程:走出中世纪——经历人文主义思想洗礼——依附封建王权——通过艺术塑造人生——改良社会——改造自然(浮士德探索的每个阶段都有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