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怎么断句?

七言绝句怎么断句?要写出理由!
2024-12-16 10:15: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七言绝句多以“四/三”音节成句。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上二/下三”,其中“下三”又可分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

以七言绝句来说,一般的通例则是“上四/下三”,其中“上四”一般可分为“上二/下二”,“下三”又可分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

扩展资料

诗体格律

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绝句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其中平起式又分两种: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仄起式也分两种: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二、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言绝句

回答2:

浅析五、七言绝句的结构和节奏 2009-01-21 10:06:35 这里只是想和诸位讨论一下自己学习格律诗词的一点不成熟的感受,那就是关于五、七言绝句的内在结构和节奏的问题。提到绝句,大家从小可能都会背诵不少古人名篇。那什么是绝句呢?绝句来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另外一种说法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这篇文章中讨论的绝句的结构和节奏主要是指近体诗的绝句,及同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绝诗只有四句,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是古今诗人遵守的基本规律。首句为“起”,即起始,是整首诗歌的引子;第二句为“承”,即承接,叙述描写的同时,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句为“转”,即转折,是向主题过度;末句为“合”,即收合,也就是说突出主题。而他的章法并不是由谁来规定的,而是诗人们在作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约而同遵循的,是自然形成的,这说明诗歌是不需要以形式来套诗人的;直到元朝时代,才有人对律绝诗歌的章法结构进行了总结。 七言绝句的格律为平起和仄起两种不同的类型: 平起首句入韵 仄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而首句不入韵的七言绝句,只是将首句最后三个字的“仄平平”做“平平仄”;以及“仄仄平”做“平仄仄”即可。将七言绝句每句的开头两个字去除既为五言绝句。 一般的理论认为绝句的每一句可以分为:五言为二三句式,七言为四三或二五句式。现在我们将每一句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运用“二字音节”法继续细化,从而划分为:五言为221或212;七言为2221或2212。个人认为,差不多每首绝句都可以依此而分。首先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这两种的区别,不同点就在每句的最后三个字是“上一下二”还是“上二下一”。虽然只是三个字的结构变化,却让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变化去寻找诗句本质的东西。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虽然“回乐峰”和“受降城”都是3字词组,但“回乐峰前”和“受降城外”这两个词组我们仍然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回乐 峰前”和“受降 城外”这样的22结构。综观李益的全诗,每一句都是“2212”结构。那么,我们就得到了一种绝句的结构形式---每句的句势结构全部相同。不管是五言的212还是221;或者七言的2221还是2212!把这一类绝句称为:四句的句势结构相同。---统称为第一类。自然,剩下的就归为:四句的句势结构不全部相同。---统称为第二类。 在《唐诗三百首》 中--- http://www.3lian.com/zl/114/t/tangdai.htm (网页)---共有五绝37首,七绝60首。按照前面的结构划分属于第一类的有:五绝5首,七绝14首。也就是说大部分绝句都是属于第二类。 个人认为这种结果不是偶然形成的,他透露出了某一种信息。因为,在那个古老的年代诗歌除了吟咏外,还会配上曲调歌唱。例如王唯的《送元二使安西》就被谱上曲子,成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的《阳关三叠》。第一类的绝句在结构上的单一性,使得内在的节奏感不强,不是十分利于传唱。而第二类的绝句,因为有了结构上的变化,可以带来节奏和韵律上的变化,给出了跌宕起伏之势。比之第一类的“一成不变”,不论在吟咏和传唱上都会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

回答3:

七言绝句也好,律诗也好,断句基本都是,**/**/***。也就是每句两个字,两个字,最后三个字。这样断。至于理由吗,那就是为了对仗和韵律吧。

回答4:

七言绝句多以“四/三”音节成句,譬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云淡风轻/近午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
“月落乌啼/霜满天”等,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上二/下三”,其中“下三”又可分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以七言绝句来说,一般的通例则是“上四/下三”,其中“上四”一般可分为“上二/下二”,“下三”又可分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

回答5:

绝句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