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合理的运动,身体获得的健康获益还是很大的,因此,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在没有运动禁忌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身体健康,还是建议要多运动,多活动。
合理的运动锻炼,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还有很多,好比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改善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控制体重,减脂减肥……,虽然无法一一列举,但很多时候,如果身体条件运动,动就不不动强,运动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是明确而平安的,结合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合理放置运动强度,严格自律,长期坚持运动,这样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对于身体带来的健康获益将是巨大的,也是长期的,还在犹豫什么,赶紧让自己动起来吧!
多运动好呢,还是多休息好呢?到底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学习“千年王八万年龟”的养生之道呢?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合理的运动,身体获得的健康获益还是很大的,因此,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在没有运动禁忌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身体健康,还是建议大家要多运动,多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也有很多情况不适合运动,比如重度血糖升高,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比如心脏衰竭严重的情况,这样的一些情况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对于运动还是不运动,首先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身体条件需要静卧休息,需要缓慢活动,就不要进行运动锻炼了,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运动锻炼的禁忌,那么还是建议您结合自身情况,适度的加强运动锻炼,运动锻炼对身体带来的健康获益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适度运动锻炼的益处有很多,就能想到的简单说几点——
1. 心血管系统获益
适度的运动锻炼是预防和调理心血管健康的重要生活调理方式。运动锻炼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代谢能力,增强心肌力量,改善心率偏快的问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些方面,都是运动锻炼带来的心脑血管的健康获益。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或已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安全性,血压高峰不要剧烈运动,有低血糖风险的也要注意不要空腹运动等等,在身体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每周进行不少于4天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值得一直坚持。
2. 有助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调理控制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这些慢性代谢性疾病问题,运动锻炼也都是需要强调的一种辅助改善方式。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2~4mmhg;运动锻炼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肌肉及肝脏的胰岛素抵抗问题,加强血糖代谢能力,改善高血糖;运动锻炼能够改善体重,控制肥胖,改善高血脂;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高尿酸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的辅助性的调理,对于有这些慢性疾病问题的朋友,积极有效的运动锻炼,比起天天久坐不活动,不管是对于相关指标的调理降低,还是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减小,都是非常重要的。
3. 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风险
很多女性到了更年期,雌性激素分泌急剧减少,导致钙质的快速流失,从而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骨质疏松不但会带来骨骼、关节疼痛的问题,还会导致骨折风险的加大,除了注意补钙、补充维生素D,或者根据情况服用药物控制骨质流失以外,加强运动锻炼,也是改善和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方面,合理加强运动,对于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增强肌肉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减少骨折风险,也是运动锻炼对于身体带来的健康获益。
4. 有助于情绪的调节和睡眠的改善
心情不好,压抑、紧张、焦虑、抑郁?不妨试着让自己多运动运动吧,80后90后,才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就天天失眠?试着让自己出去跑几圈,看看回来睡的香不香?很多时候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情绪的影响密切相关,想要缓解和调整不良情绪,除了自己做好心理上的调适以外,加强运动,也是舒缓情绪的重要方面,运动锻炼能够释放压力,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睡眠问题,而好的情绪和好的睡眠,又是健康身体的重要保证,您说运动对健康好还是不好呢?
合理的运动锻炼,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还有很多,比如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改善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控制体重,减脂减肥……,虽然无法一一列举,但很多时候,如果身体条件运动,动就不不动强,运动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是明确而安全的,结合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严格自律,长期坚持运动,这样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对于身体带来的健康获益将是巨大的,也是长期的,还在犹豫什么,赶紧让自己动起来吧!
这个要因人而异
比如健康的人,肯定是多走动好,生命在于运动,走动可以强身健体
增强肺活量,同时可以减肥,控制体重。
如果是生病需要卧床休息,那就是多休息好了。如果是孕妇也建议多走动,不要总是卧床休息
因为运动会锻炼肌肉,生宝宝时会更顺利
如果是老人,如果还能走的动,还是建议经常走一走的,清晨散步,可以吸收一些新鲜空气,还可以增强体质
恶劣天气就不要出去了,尤其是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很容易摔伤
总之,对于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多走动,适量运动,是有益身体健康的,毕竟生命在于运动。
当然是多运动健康,我们都说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如果不懂得保养,就像买的车一样不保养用废气油,很容易就报废了对吗?
所以一个人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学会适当的健身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坚持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很多朋友说我每天熬夜,KTV,现在不玩以后就没机会了,这样说的就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我们一个人晚上11必须休息,这个时间段是排毒的时间,养肝,我们都说肝主目,休息好了明天才能更好的工作更加有精神,所以一定要重视健康。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赞同5
暂无评论
挣脱枷锁的囚徒
健康科普作者 青云计划获奖者
关注
谢邀!
多运动健康,还是多休息健康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严重影响健康,增加慢性病和早死的风险。
相反,积极的体力活动有利于健康,预防早死风险。
至于每天多大的运动量才会获得健康好处,权威机构早已给出明确建议。
权威机构关于每天运动量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明确建议,对于成年人(年龄在18至64岁之间),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
值得强调的是,WHO没有给出每天运动量的上限,也就是说,活动越多可以获得更大健康好处。
因此,WHO的意思自然是多运动更健康。
另外的权威机构,像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运动医学会联合给出了与WHO大同小异但更具体的建议,包括:
1)为了获得一般性健康好处
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5天共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或
每天至少25分钟,每周至少3天共75分钟剧烈有氧运动;或中度强度和剧烈有氧运动的组合。
和
每周至少2天中等到高强度的肌肉对抗训练,可以获得额外的健康好处。
2)为了降低血压和血胆固醇
需要每周3或4次平均40分钟中等到剧烈的有氧活动。
3)如果达不到上述运动目标
任何形式和强度的运动,都可以获得相应健康好处,聊胜于无!
同时,指南指出,增加额外的运动量,可以获得额外的健康好处。
新研究:不论运动强度,任何剂量的运动都有健康好处,降低死亡率
可见,权威机构有关运动的建议,只给出了每天运动的最低建议量,认为只有达到一定量的运动才能获得健康好处;而没有给出运动量的上限,认为运动越多就可以获得越大的健康好处。
这些建议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生这些建议的主要证据主要基于自我报告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这通常是不精确的。
近年来的新研究已经开始使用了基于设备计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方法,即使用加速度计量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计步器,可以对于运动强度及各种运动强度下的运动时间进行更精确的记录。
使用这些客观、定量测定运动量的研究给出怎样的结果?与此前的研究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为此,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与挪威奥斯陆体育科学学院等机构联手进行了全面荟萃分析。
经过从检索到的500多项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中筛查出8项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研究,共涉及36383名年龄至少40岁(平均年龄62岁)的成年人,平均追踪了5.8年。
根据加速度测得的每分钟上下垂直加速度变化次数(cpm),日常体力活动状态分为久坐,≤100cpm;轻体力活动,101-1951 cpm(其中低轻体力活动,101-759 cpm;高轻体力活动,760-1951 cpm);中等到剧烈体力活动, ≥1952cpm;剧烈体力活动,≥5725cpm。
就是说,体力活动强度分为久坐、轻体力活动,中等到剧烈体力活动,和剧烈体力活动四个等级。
像慢走或烹饪、洗碗等日常活动就是轻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一个简单衡量标准是,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呼吸困难,比如可以正常说话却不能唱歌。
结果,随访期间有2149名(5.9%)参与者死亡。经过统计学处理后,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强度如何,任何水平的体力活动都与死亡风险显着降低有关。
具体来说,总的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不同时间轻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不同时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可见,每日不同强度体力活动量与死亡率的剂量效应并非单向线性关系,其中当体力活动总量增加到每天约300分钟(5小时)轻体力活动,或24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死亡率下降最为急剧。
与那些从事很少或没有身体活动的人相比,每天从事这个水平的体力活动死亡风险大幅度降低到一半水平。
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发现是,死亡率随着每天久坐时间的增加而呈单向性升高,每天久坐达到或超过9.5小时,死亡率增加更加显著。
总体上说,以加速度计量器定量记录活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对降低死亡率的效应强于此前基于自我报告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新研究结果表明,体力活动对于促进健康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不存在最低量阈值,无论体力活动的强度,任何剂量的活动都是有益的。
就是说,只有多运动才更健康;而所谓“多休息”即更长时间的久坐,不但没有健康好处,反而增加慢性病和死亡风险。
一般认为,要想身体好,就要多进行体育运动。这里的运动当然是指人的外在形体运动。
果真如此吗?从养生学看,其主体上是偏于错误的。
很多人或许不信,并表示反对,因为国家都提倡体育运动,因为俗话也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请问,运动员长寿吗?尽管运动员肌体强壮,但他们肌肉和筋骨大量的运动,除伤筋痛骨外,必然促使细胞提前老化,体能预支,好些人一退役就体质大降。整个的看,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在正常水平以下。
中国女性平均寿命(74岁)为什么长于男性(71岁)?其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女性多数安于家庭,合于生命之道:相对说来,一是做家务更多,家务活的特点是有运动,但劳动强度小,伸筋健骨;二是心神方面更有一份安定,精神上不象“男主外”那样的时有激荡;三是更有慈爱心和平常心,侍亲、相夫、教子,对人生不会过高奢望。
中国书画家长寿是有内在原因的。习书学画,调息养气,悦情畅意,炼气安神,外炼形体,内养心性,动静相适,气血顺畅,形神共养,正顺应了生命体的需要。
动静相宜,养心性
形体的运动当然是应该的和必要的,何况生命本就是一种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
但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闭塞的经络因而畅通,特别是对于心包经的打通有很好的效果。心包经的通畅,可以强化心脏的能力,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废物的排除。但是并不会增加人体的血气能量。
所以,形体运动有个目的,有个度,它只能是在保障人体筋骨的舒活,引导体内气血运行通畅的意义上进行,做到与静养相合,达到动静相宜,益气调息,和调脏腑,通畅经络,协调平衡,形神共养,以维护生命的目的。因此,运动应以舒缓而非激烈的太极、气功、体操、健身舞之类为最合适,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太极拳、气功与西方的拳击运动相比,就绝不仅仅是一种肌肉和骨骼的运动,而更包括了精神的运动、情感的运动、心灵的运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导引运动。超出导引这一意义范围的运动,必然劳累、拖累形躯,耗散精神,无益于生命。养生不提倡极限运动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