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腹泻主要是由哪些疾病引起的?

2024-12-18 03:55: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腹泻是消化系统正常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病理症状。其诱发的原因比较复杂,多种疾病都可能导致腹泻。在临床诊断时,必须根据腹泻的性质、程度等,综合其他症状分析,才能作出病性的初步判断。以下列出常见的伴有腹泻的疾病及其相关的症状。

(1)病毒性传染病。

鸡新城疫:通常有腹泻症状,排出黄绿色稀粪,口腔和嗉囊积有大量粘液,频频摇头而不吐出,致使呼吸呈“咯咯声”,腺胃、盲肠扁桃体和泄殖腔均有出血点。

传染性法氏囊病:3~6周龄雏鸡最易感染发病,排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有的带有少量血液。并伴有厌食、羽毛松乱、啄肛、眼睑闭合等症状。病程3~7天,严重的可死亡。剖检可发现胸肌与股肌呈块状或条状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呈带状出血。发病4天以内的法氏囊肿大,浆膜水肿,囊内皱褶胀满、变脆、充满黄色胶冻样渗出液、皱褶上有出血点或全囊性出血。以后囊逐渐缩小,至发病1周后大小仅为正常的1/2。肾苍白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2)细菌性传染病。

鸡白痢:主要发生在1月龄以内幼雏。排白色糊状稀粪,肛门附近羽毛被粪便粘附,有时肛门被堵塞。怕冷,拥挤在一起,闭眼,缩颈,发出凄厉叫声。剖检可见肝、脾肿大,肠道呈卡他性炎,盲肠内有干酪样物。肝表面有出血或有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

副大肠杆菌病(亚利桑那菌病):3周内的雏鸡易感染,腹泻、肛门周围附有粪便,全身战栗、痉挛。剖检可见肠道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盲肠有溃疡和坏死灶。

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在5~8周龄的青年鸡。排稀便或水样粪便,呈灰白、黄白或黄绿色。闭目、翅下垂,腿软,卧地不起。有的呼吸困难,个别鸡痉挛,尖叫不安。死鸡一肢或双肢向后伸直,头颈后仰。剖检可见纤维素性腹膜炎和心包炎、腹腔和心包腔积液,并有胶冻样凝固物,内脏器官淤血。

鸡伤寒:多发生于育成期的雏鸡和成年鸡,排黄绿色稀粪,沾污肛门周围羽毛。消瘦、贫血、冠和肉髯苍白。剖检可见肝肿大,呈古铜色,或有灰色坏死点,小肠呈卡他性炎症,肠内容物含有多量胆汁,呈黄绿色,胆囊胀大。

霍乱:最急性型突然死亡,急性型表现急剧下痢,排出灰白色或绿色粪便,含有粘液。此外,精神萎靡,口流粘液、冠髯变青紫。剖检可见心冠或心内外膜点状或片状出血,十二指肠出血、淤血。肺充血、出血和炎症变化,肝肿大常有坏死点。

副伤寒:饮水增加,水样下痢。怕冷团聚,嗜睡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食欲减少。剖检可见肝、脾充血并呈条纹状出血和针尖大坏死,心包炎并有心包粘连,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盲肠内有干酪样物。

坏死性肠炎:2~3周龄的肉鸡,突然发病,急性死亡,排黑色便或褐色便。剖检可见空肠、回肠充满出血性褐色液体,肠粘膜坏死,覆有假膜,肝小灶性坏死。

溃疡性肠炎:12周龄以内的鸡多发,突然发病,下痢,排乳白色稀粪。剖检病变早期为十二指肠出血性肠炎,后期小肠和盲肠出现坏死和溃疡,肝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脾肿大,出血。

链球菌病:持续性下痢,粪呈淡黄色,精神沉郁,嗜眠或昏睡,呼吸困难。剖检为败血症变化,皮下、浆膜水肿,心包腔、腹腔积液并有纤维素样物渗出,肝周炎,脾、肾肿大、充血或出血,卡他性肠炎和卵黄性腹膜炎。

鸡螺旋体病:腹泻,下绿色痢,精神沉郁,垂头闭眼,步态不稳或一足跛行,冠苍白黄染,严重者两足麻痹及两翅不全麻痹,抽搐而死。剖检可见肝、脾肿大,被膜下有出血点及坏死灶。

弯杆菌性肝炎:腹泻,精神沉郁,体重轻,产蛋下降,鸡冠苍白皱缩。肝肿大,褪色,肝实质内有黄色坏死灶,肾苍白、肿大。

(3)寄生虫病。

肠道寄生虫病:主要是绦虫、线虫病。腹泻,粪便中检出虫卵及肠道内发现寄生虫,通常有精神萎靡、消瘦、贫血、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球虫病:雏鸡(10日以后)和青年鸡均可感染,其中4~6周龄最易感染。雏鸡排血便,剖检可见盲肠肿胀,肠壁增厚,内含凝血块和干酪样物质。青年鸡排带血呈暗黑色并伴有粘液的粪便。剖检见小肠粘液呈粉红色,有多量的粟粒大小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灶,盲肠往往出血。

盲肠肝炎:2~4月龄易感染。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剖检可见盲肠肿大、增厚、溃疡,内含干酪样物质,切面呈同心层状。肝脏表面有圆形或形状不规则而界限明显的坏死区,中心为淡绿色或黄色,边缘稍隆起,与外围正常肝表面颜色呈鲜明对比。

(4)其他疾病。

黄曲霉毒素中毒:下痢,伴有消瘦,贫血,步态不稳,腿脚皮下出血等症状,死亡时角弓反张。剖检见肝肿大,色淡,胆囊扩张,肾肿大,肌肉出血。后期肝硬化,色如黄土,并出现肝癌结节,心包、腹腔积液。

其他中毒性疾病也可引起腹泻和胃肠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