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制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啊 有说秦朝 又说战国的

2025-01-27 13:51: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郡县制不是秦朝的发明,郡县制最初出现在战国时期,最早实行县制的是楚国。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相互兼并,但是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了分封带来的坏处,于是这些国家将新占领的土地设置成郡县,由各诸侯派人直接管理。这样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分裂,是一种进步。这个时期,分封和郡县是同时存在的,郡县更多是新占领的土地,而原来士大夫们的采邑封邑也都是有的。到了秦朝的时候,统一六国,才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回答2:

郡县制度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之后,即在秦国境内推行郡县制度。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秦始皇派名将蒙恬北伐匈奴,占领河套地区,派任嚣、赵陀南征百越,扩大疆土,全国增加到40多个郡。
始皇时期,所有的皇子都没有封国,国内只有郡县。

回答3:

首先你要明白一点,郡县两个词古已有之,但具体意思却随着时间不断演变,古时的郡、县和后世并不是一回事,下面就具体讲述一下
县这个词比郡更为古老,意思也更多,在华夏历史上有三个阶段的发展,分别意为鄙、邑以及类似后世的县
所谓鄙,便是周制中国都之外的地方,称谓很多,为鄙、为县、为野,都是一个意思,乃封建制度形成的地域差别,一直到春秋依然如此
春秋时期,县的意思开始变化,常与邑连用,成为一个行政单位,《左传》楚国常有灭国为县的例子,“实县申、息(古诸侯国名,国灭为县)”,通常只设置在边地,腹心地区仍是封地,边地的县幅员不小,但在历史同时齐国其他的小邑也称县,齐灵公赐臣下“其县三百”,可见这个县就非常之小了
同时期中原大国的晋普遍设县,连国都也是县
一直到春秋中期,县作为行政单位和邑并无不同,但是在很多诸侯国,慢慢出现了作为国君直属脱离封臣采邑的县,特别是在边地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县和后世之县依然大有不同,原因在于基层组织常常不变,依然是宗族势力盘踞自治,所以在〈左传〉中灭国为县之地几次因为一道行政命令直接复国,可见这个县即使直属国君,也依然保持了封邑的组织形态,否则复国不会如此之顺利
简而言之,春秋时县邑并称,到中期某些县有了直属国君脱离世袭大夫掌握的味道,但并不固定,有时直接被转化成大夫的封邑,任何事物的发展多半如此
最后来说一下郡县之县,这个意思上的县有几个特征:直属国君、长官不世袭可随时或定时撤换、幅员有认为的划分、县以下还有乡等更为基层的组织,这样的县就很后世之县极为相似,完善于战国时代,具体证据因为太累不写了
再来说郡,春秋时期郡记录很少,开始也是邑的意思,和县类似,真正频繁出现于文献已是战国时代的故事了
战国时,大国常有郡,但通常只设置于军事需要的边地,如韩之三川、楚之汉中、魏之西河,而内地腹心为郡不闻
以郡统县更晚一点,随着边地的逐渐繁华,其下再分为县,不直属国君而直属郡长官,而内地之县仍然直属国君,如秦变法设四十一县,故地一直到统一列国都不设郡直属中央,列国制度也多类于此
真正的郡县分级自然是在于秦统一的进程中,由于列国非秦本土,统一时秦对新地在心理上也作为边地,所以也设郡,统一后沿袭固定之,所谓的郡县制也就基本完善了
总而言之,和一切制度一样,郡县制也是随这时代发展的,萌芽于春秋,完善于战国,底定于一统
写得好累,后面因为疲劳写很很简单,而且散乱,楼主随便看看

回答4:

秦朝
初中历史老师告诉我们郡县制≠建立县制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有规定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人到地方上管理。到秦王嬴政正式一统六国,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分天下为36郡,正式设立郡县制,后来增加到40郡。

回答5:

郡县制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后来秦国统一开始推广,没统一的时候也有其他国家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