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峡——洞庭湖、南岳衡山——张家界黄金旅游走廊的纽带与中枢。 常德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常德是中国有名的“非金属矿产之乡”。 常德资源物产丰饶。粮、棉、油、茶叶、柑桔、杨树、淡水鱼类、淡水珍珠等产量居湖南省前列,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境已探明矿藏145种,其中雄磺储量亚洲第一,金刚石、石煤、芒硝储量为全国之首,磷矿、石膏矿、膨润土等蕴藏量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形成了烟草、铝业、电力、食品、纸业、纺织、机械、建材、医药、电子等主导产业,建成了德山高新技术工业园和11个县级工业园区。
常德山水风光秀美。属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湖区地貌俱备,生态环境优良,湖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繁多。中国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桃花源、千年佛教圣地夹山寺、湖南屋脊壶瓶山、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常德诗墙”等景区景点享誉中外。常德还与世界著名风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紧邻。
已跻身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的常德,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风景(旅游度假)区3个;有各类旅游住宿接待单位近300家,标准客房近万间,有旅行社28家;出租汽车1800辆;已开通国内航线六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线看近十条;石长铁路和枝柳铁路交汇于此,319、207两条国道贯穿全市,交通便捷通达,国际直拨电话通达所有国家和地区,电话入户率为湖南省第一,常德信息港、多媒体通讯网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国际邮政汇兑、电子信函等业务均已开通、通讯快捷方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已成为一座集观光游览、考古探幽、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的全天候多功能现代化旅游城市。
现在的常德正在深入开展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等项创建活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常德市2001年至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常德市将建成人口80万至120万、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 一、久负盛名的农产品优势
常德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粮仓、酒市、烟都、纺城、茶乡”。全市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均居全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和鱼的生产基地。全市九个区、县(市)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个是商品棉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个综合农产品优质商品基地县。多年来,常德的农业一直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先进的种植业,还有较发达的养殖业和林果业,农副产品非常丰富。农产品除粮、棉、油、猪、鱼、珍珠居全省前列外,果、麻、糖、茶、茧、烟、牛、羊、禽、蛋、龟、鳖、膳、牛蛙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国。主要作物最高年产量:粮食330多万吨,棉花11万多吨、油菜籽37.5万吨,2001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98亿元(90年代不变价),在全省名列前茅。近些年开发出来的金健系列粮油产品、洞庭水殖系列水产品、洞庭大闸蟹、汉寿中华鳖、石门马头羊、张老头牛肉干、桃源大叶茶、东山秀峰茶、石门特早熟柑桔、津市甜酸藠头、武陵酱板鸭等大批优质农产品,己跻身国内市场,蜚身海内外。仅汉寿县每年投放市场的商品鳖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常德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提出了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发展战略,即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使全市的优质牧草和饲料粮、优质速生丰产杨树、优质蔬菜、优质果林、高效养殖水面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通过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全市柑桔面积已达92万亩,产量3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早熟柑桔生产基地,去年农业部在该市石门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柑桔节,极大地提升了该市柑桔的知名度。全市杨树面积已达79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杨树生产基地之一,汉寿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黑杨之乡”。全市以珍珠、河蟹、甲鱼、名贵鱼为主的高效养殖水面达到100万亩,其中珍珠养殖发展到13万亩,吊养珍珠蚌1.2亿个,年产优质珍珠10亿克以上,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市草食牲畜发展来势强劲,目前已经形成了阳光乳业、星光牛业、曙光羊业、南方草业等一批草食牲畜基地,已形成了2000头奶牛、36万头肉牛、138万只肉羊的发展规模。
二、初具规模的产业优势
1、特种水产支柱产业。该市可养殖水面127万亩,精养池60多万亩,居全省第一。今年,我市水产品预计为27万吨,产品总量和品质位列全省前茅。“十五”期间重点发展名贵鱼。在安乡、鼎城、澧县分别建立一个鳜、鲶鱼生产繁殖示范基地,发展10万亩精养名贵鱼,单产提高到400公斤,逐步淘汰四大家鱼。同时,大力发展其它特种水产养殖。通过五年努力,全市形成1万亩池塘养蟹、8-10万亩大水面河蟹放养规模,总产达到250万公斤。吊养珍珠2亿只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充分利用全市可养水库17.5万亩,可养湖泊26.6万亩的宽大水面发展银鱼、形成年产1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2亿元。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我市水产加工是一个薄弱环节,企业规模小,产品单调,加工水平不高。今后几年,我市拟在安乡、鼎城、汉寿水产中心区县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并采用先进技术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发以四鱼为主的食品加工制品,使水产加工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到2005年力争水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2、肉食支柱产业。生猪是我市农业经济第二大支柱产品,今年预计出栏460万头,“十五”期间,首先,要在沅水和澧水两大流域建立两大生猪良繁基地,重点发展我市特色猪种桃源黑猪,要求桃源发展成出栏过100万头桃源黑猪的生猪大县,鼎城、澧县都要形成过100万头的生产规模,到2005年全市生猪出栏数达到550万头。其次,大力发展草食动物。我市草场资源丰富,发展草食动物具有成本低,市场前景广的特点,结合“五个百万亩工程”的顺利实施,湖区要重点发展肉牛和肉羊的引进、驯养,山区重点发展马头羊和肉兔生产,平丘区重点发展奶牛的饲养,把草食动物作为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来抓。到2005年,全市要形成3万头奶牛、30万头肉牛、1000万只肉羊的发展规模。第三,重点发展肉食加工业。我市有大小屠宰厂360家,其中年宰杀能力过万头的有5家,常德肉联厂年宰杀能力为30万头,年加工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但大多数肉联厂仅限于单纯的宰杀加工,而且加工量不饱和。今后,我市肉联企业要重点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桃源黑猪、马头羊、肉兔等加工制品,在着重发展分割、保鲜、熟食风味制品等肉食品上下功夫。第四,大力发展奶品加工业,使我市日加工鲜奶的能力达到300吨以上。到“十五”期末,畜牧业产值要达到68亿元。综合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3、蛋禽支柱产业。我市有丰富的水面资源和大量的空坪隙地,而且还有桃源大种鸡、滨湖麻鸭等优良的地方品种。近些年通过引进艾维茵鸡,江南一号鸭、樱桃鸭等名新品种,为我市蛋禽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全市出笼家禽9777万羽,禽蛋产量28.33万吨,禽蛋生产产值达16.9亿元,预计今年蛋品总产达29万吨,家禽出笼过亿羽。“十五”期间,要重点发展桃源鸡、鹌鹑、美国肉鸽、乌骨鸡、七彩山鸡、清水鸭等优新品种,良种家禽发展要占到50%以上。到2005年要发展水禽3000万羽,其中鼎城、汉寿、安乡、澧县各发展500万羽,鸡1.2亿羽,蛋品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要在安乡、临澧、鼎城等家禽养殖大县筹建禽业加工企业,开发高档产品“板鸡”、“板鸭”,推广临澧太平的经验,大规模发展肉鸡养殖及系列加工,发展出口产品。到“十五”期末,禽蛋生产产值达到30亿元,实现综合加工产值5亿元。
4、茶叶支柱产业。我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6.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东山秀峰”、“石门银锋”、“桃源乌云毛尖”“桃源大叶茶”等优质名茶为主体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十五”期间,要以石门西北山区、桃源西南山区为主体,大力改造老茶园,建立30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同时,改进制茶工艺和包装,提高茶叶品质档次,在重点扩大“桃源大叶茶”、“乌云毛尖”、“桃源杉针”、“东山峰秀峰”等名茶的生产规模的同时,培育生产红茶、花茶、乌龙茶、铁观音等高档名茶的外向型企业。
5、杨树支柱产业。根据国家鼓励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实际,充分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机遇,依托现在已经发展起来的三倍体毛白杨公司,大力发展杨树产业,到2005年,全市优质杨树面积达到200万亩,逐步用现在的三倍体毛白杨、三角叶杨等优质杨树代替原有的黑杨,并配套加工,使整个杨树产业的年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并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6、果蔬支柱产业。今年,全市优质蔬菜基地和优质果林基地面积分别将达到100万亩,每年蔬菜产量将达到200万吨,各类水果产量将达到30万吨,但加工仍是薄弱环节,发展潜力还很大。“十五”期间,在重点培育果蔬批发市场的同时,还要大力扶持10家果蔬加工企业,使果蔬产业的年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
按照常德市“十五”发展规划,结合建设经济强市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重点是,通过全面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推进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效、财力增强,逐步把我市建成优质农产品大市、生态经济大市、食品生物产业大市。
坚实的农业基础
全市有耕地43万公顷,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春撒一把种,秋收一仓粮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场646万亩,可养殖水面100万亩,林地面积700万亩,具有发展牧业、水产业和林果业的先天条件。 全市有5个县、区为国家农产品商品基地。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居全省之首。果、麻、茶、糖、蚕、烟和猪、牛、羊、禽、鱼、龟、鳖、牛蛙、珍珠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省、全国。
日益健全的工业格局
常德市为湘西北的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化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纱、布、酒、水泥、卷烟产量居全省前列。常德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目前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在国家划定的39个工业大类中,除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少数产业外,其它30多个大类均有分布,形成了轻工业占主导、轻重工业基本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
截止2004年底,常德市有规模工业企业401户,其中大型企业4户,中型企业49户。随着常德市国有企业“两个置换”改革进入清盘扫尾阶段,规模工业企业仅有68户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市直纳入改革范围的63户工交企业已有60户完成了职工安置工作, 9个区县(市)列入改革范围的213户国有企业已全部完成扫尾工作,实现了体制的根本转换。
2004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3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绝对额居全省第三位,速度居全省第二位;完成销售产值280.9亿元,同比增长26.7%,产销率达100%;实现利润19.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增长3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0多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常德产业实际,经过科学论证,明确了常德市近几年重点发展的十一个优势产业,即:烟草产业、铝材产业、电力产业、林纸产业、食品产业、机电产业、纺织产业、建材产业、医药产业、珍珠产业、盐化工产业。2004年,全市十大优势产业(不含珍珠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6.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3.3亿元,实现销售税金65.3亿元,实现利润17.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7.6%、86.7%、97.9%、90.2%。
烟草产业 常德卷烟厂是常德唯一的烟草生产企业。该厂主要产品为“芙蓉”系列卷烟,其中“芙蓉王”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并出口到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多年名列中国高档烟前茅。2001年,常烟投资10亿元,新建联合工房,引进先进的卷烟生产和科研设备,使该厂具有了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水平。2004年,该厂完成产值112.4亿元,实现利润11.9亿元。 面对全球化世纪风云,常烟定下了自己的“2231”奋斗目标:即在“十一五”末期,确保卷烟品牌规模做到200万大箱以上,品牌的年度收入200亿元以上,企业年度利润30亿元以上,进入行业一流企业,跻身世界烟草前10强。
铝材产业 2002年,创元铝业落户常德市桃源县,距市中心30公里。创元铝业依托五强溪水电站的电力优势,吨铝电费占铝锭成本的比例为33%(吨铝耗电1.5万度,电价0.26元/kwh),比国内平均水平(吨铝耗电1.6万度,电价0.305元/kwh)低5个百分点。2004年完成产值11.5亿元,实现利润4643万元。2004年至2007年,创元铝业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达到年产电解铝28万吨、铝材10万吨、阳极16万吨、发电42亿度(自建60万千瓦火电厂)的生产规模,年产值75亿元,利税10亿元。湖南省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将常德市确定为铝工业发展基地,为加大铝材产业开发力度,市政府成立了铝材及铝合金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项目选址确定在德山经济开发区和桃源创元工业园,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市场调研。
电力产业 常德现有5家火电厂,33家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36万千瓦,其中石门火电厂90万千瓦。2004年,全市完成电力产值15.6亿元,实现利润3656万元。
林纸产业 常德现有造纸及纸产品加工企业23家,年生产能力25万吨。有中型企业4家,分别是常德恒安纸业、常德天宏纸业、津市雪丽造纸、安乡恒安卫生纸品。2004年,林纸产业完成产值12.5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根据国家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常德市实施了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五个百万亩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在五年内种植杨树面积300万亩,这将为制浆造纸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食品产业 常德现有食品工业企业和个体户2万多家,固定资产20多亿元,年产值35亿元,年利税5亿元。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有20家,过亿元的有3家,涌现了金健米业、湘澧盐矿、桃源鲁糖、国人啤酒、德山大曲、武陵酒业、汉寿荣祺、西洞庭糖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金健米业是“中国粮食第一股”,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4.2亿元,“金健米”获全国知名品牌。全市食品工业产品有5个获国家银质奖,92个获省优产品奖, 10个获“湖南品牌”。
机电产业 常德现有机电制造企业137家,其中规模企业78家,包括汽车及配件、电子信息、纺机、烟机、轴承、电机、电工电器等15个行业,有235种近400个规格型号产品。共有各种设备9100台(套),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的15台(套),国内先进水平的791台(套),一般水平8294台(套)。拥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员工4072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科技人员2319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69人,占员工总数的12.5%,获博士和硕士学位的29人,享受国家级待遇的9人。
常德纺机生产的“巨鹰牌”摇架已形成7大系列29个品种,是国内同类产品中产品最全、产量最大、质量最优的,其中YJ2-142C型摇架已列入国家重点火炬计划。2003年9月“巨鹰牌”摇架打入摇架王国德国,出口4万套。经编机有特里科高速机型、拉舍尔双针床机型及贾卡提花机型等4大系列30多个品种,其质量、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之首。
湖南安福气门的气门座,国力变压器有限公司的武陵牌35KV级以下电力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被授予省级名牌。
华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VR系统、“X”光机电视系统、条形码客户信息录入模块、IC卡管理模块、安检过程硬盘录像管理网络检索模块等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反映良好。
常德烟机生产的YJ17-YJ27卷接机组、YF12-YB17储存输送系统占据国产同类机组70%和80%的市场份额,新开发的高档生活用纸包装机组产品可替代进口。
金龙电机研发、生产的“锦龙牌”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填补省内空白,功率符合德国DIN42673标准,Y1、Y2系列产品70%出口欧美市场。
纺织产业 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60多家,拥有纺纱能力60万锭,织布机6000台,印染能力1.5亿米/年。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2家,资产总额30.42亿元,从业人员2.32万人。
常德市是湖南省优质棉花主产区,棉花产量每年约200万担,占全省一半。全市纺织企业前段主要是实施内涵式填平补齐的系列技术改造,以改造更新原国有企业陈旧落后装备为主,在提高产量、质量,降低能耗、物耗,治理污染方面下功夫,装备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后期发展要转向引进先进的面料后整理技术,提高服装特色工业用面料的集聚度,培育纺织品终端品牌。近期可充分发挥常德纺机在中国经编机制造行业的龙头地位,促成经编机与经编布制造在本地的完美结合,找准突破口,大力扶持,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经编白坯的产业集群,再适时引进后整理工厂。今后3-5年内纺织行业发展规划:培育区域群体产业,纺织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纺纱能力达到80万锭,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建成以杰新纺织、东信棉业、云锦纺织为标志的我省重要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建成亚洲最大的苎麻脱胶、纺纱基地;建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经编产业园。
建材产业 常德现有建材工业规模企业46家,以生产水泥为主,共有40家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59条水泥生产线,其中旋窑生产线8条,立窑生产线51条,年生产能力484万吨。全市水泥灰岩的基础储量为15亿吨,居全省第一位,岩石品位高,氧化钙含量为51-54%,大部分矿区矿石处于裸露状态,适合低成本开采。
石门特种水泥公司的“坝道”牌水泥属省内名牌产品,达到国家先进水平,通过了三峡总公司严格的检验,选为三峡大坝的主体工程施工材料。施工8年来,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受到了三峡总公司的赞誉。澧县银丰公司的的“湘码”牌水泥被选为湖南大学、长沙建行万顺花园的主体施工建筑材料,产品近期销往上海、江浙等地。临澧新厦集团公司的“新厦”牌水泥,澧县甘溪水泥公司的“甘溪”牌水泥均为省优质产品。石门强盛水泥、桃源雄劲特种水泥、临澧龙凤山水泥、鼎城湘北水泥在省内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医药产业 常德市医药业门类齐全,现有医药工业企业26家,其中制药21家、医疗器械2家、医用氧制造和卫生材料、中药机械企业各1家。此外,还有80多家医药商贸企业。大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GMP技术改造,商贸企业有5家进行了GSP改造,户数和标准都处于全省前列。
全市医药工业企业可生产化学原料药100多种,化学药制剂10类共200多个品种,中药剂49个品种。目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家,过千万元的有7家。
珍珠产业 常德是我国珍珠的主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的1/3,质量居全国之冠。目前常德市珍珠养殖面积30万亩,存塘珍珠蚌3亿只。由于常德市尚无珍珠深加工企业,故珍珠一般在1-2年幼蚌时就出售。如以5年成蚌计,年珍珠产量可达1000吨。其中一、二、三级珠占总产量的40%,主要用于饰品,深加工后产值可成10倍增长,达60亿元;四、五级珍珠约占总产量的60%,主要用于药品、保健品,深加工后产值至少提高6-8倍,可达40亿元;每年成蚌珠还可提供蚌壳1.2万吨,全部生产珍珠层粉可创产值1.9亿元。因此,常德市珍珠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常德老吉春堂制药有限公司收购临澧县合口镇珍珠保健制品厂,年使用珍珠8.1吨,产珍珠末药品2700万瓶,创产值2100万元;使用蚌壳约320万只,产珍珠层粉800吨,创产值1300万元。
�
盐化工产业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目前主要有湘澧盐矿和澧县新澧化工有限公司2家企业。湘澧盐矿位于湘北重镇津市市,是我国最大的井矿盐企业之一,集水溶采矿、真空制盐、冷冻提硝等工艺为一体,固定资产原值2.8亿元,净值1.64亿元,具有年产精制盐50万吨、工业无水硫酸钠(芒硝)4.5万吨、碘酸钾80吨的生产能力,其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始终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澧县新澧化工有限公司由四川新津化工公司于2002年投资8000万元组建,年生产能力为年产芒硝70万吨。
岩盐和芒硝是常德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澧县盐井镇及涔南乡两地。岩盐为澧县优势矿产,与芒硝共生,现已探明盐井及曾家河两处中型矿床,岩盐基础储量均超过1亿吨,NaCl含量为50%-80%。曾家河矿区无水芒硝资源储量1800万吨,钙芒硝资源储量7400万吨;盐井矿区共生钙芒硝1.25亿吨。
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常德市建立了全省一流的外经贸、招商、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海关、外汇管理、出口货物联运和外商投诉协调等外向性经济服务机构,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各类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新闻传媒一应俱全。金融、咨询、律师、审计、公证服务规范。商品、科技、信息、房地产、人才市场活跃繁荣。常德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与胆略,于2000年率先在内陆城市打响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到目前为止,政府共出资18亿元承担改革成本,使市县两级企业的国有资本基本退出。常德人民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了根本解放,企业的生产经营、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极具竞争优势的物流体系
常德处于我国中西结合部,历来就是繁华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十大工业品批发市场之一的桥南大市场和一批专业市场蓬勃发展,商品可以广泛辐射到广州、上海、贵州、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区域辐射人口达3000万,每年有100万吨物资通过水运、50万吨物资通过公路、400万吨物资通过铁路进出。庞大、规范、完善的物流产业群体使常德的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市低三分之一。
欣欣向荣的开发区与工业园
常德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30多个。在德山建立了省级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常德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澧县澧阳工业园属国家级乡镇工业园和中西部合作示范区。临澧太平开发区和鼎城灌溪工业园属省级工业园。以上各类工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300多家,园区特色经济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近年来,常德市紧紧把握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规划了“上海工业城”、“浙江工业城”等特色园区,并派出专业招商队伍,积极主动地寻求合资合作伙伴,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8年经济发展情况
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39.3亿元,增长6.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8.2亿元,增长17.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5.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42.3亿元,增长12.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02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9.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1:42.2:33.7调整为22.8:44.6:32.6,结构进一步优化。
赶长沙还是不可能的,比别的市还是强一点点
常德赶超长沙?你在做梦吧 外省的都知道长沙这个地方 谁他妈听过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