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框架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归纳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2、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
①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土地和人民;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税和朝觐述职;
特点:
①主要分封给同姓子弟
②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作用:
①积极: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
②消极: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制度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远近尊卑
③父系血缘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的稳定;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纽带。
宗法制已经消亡,但宗法思想还影响至今,请谈谈对宗法思想的看法或认识。
①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