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溶氧量指的是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溶解量是水中生物在水中生存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随着水温、大气压力及海水之盐度而异。在淡水中其溶氧稍高于海水,通常五至十四ppm 。
溶氧量(Dissolved Oxygen),系水域中所含氧气之溶解量,一般来自空气中氧之供给,或水中植物,如植物性浮游生物底大型底栖植物之光合作用产生之氧气。其含量随着水温、大气压力及海水之盐度而异。在淡水中其溶氧稍高于海水,通常五至十四ppm 。溶氧量随水温之增高而降低;水温降低,其溶氧量则会增高。大气压力愈低,其溶氧量则亦随之降低。氧在水中之含量,也因水中有机物分解及生物之呼吸把氧消耗掉,所以水中溶氧量经常会改变。在海洋深约四、五百公尺处,常有最少含氧量层,几乎达0至1ppm溶氧量,可能系因此处细菌消耗量大,水表层生物死亡后,沈到此处,又开始分解,所溶氧量会这么低。[
随着当今世界工业、农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农田排水向江河湖海排放,同时,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大约有8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小城镇及广大农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序排放状态[1],使得许多地方的水质日益恶化,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所以迫切需要对污水进行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理。其中,水中溶解氧含量是进行水质监测时的一项重要指标。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是指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氧,即水中的O2 ,用DO表示。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溶解氧的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溶解氧随着温度、气压、盐分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温度越高,溶解的盐分越大,水中的溶解氧越低;气压越高,水中的溶解氧越高。
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所以说溶解氧是水体的资本,是水体自净能力的表示。
天然水中溶解氧近于饱和值(9ppm),藻类繁殖旺盛时,溶解氧含量下降。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水体溶解氧对水中生物如鱼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溶解氧低于4mg/L时,就会引起鱼类窒息死亡,对于人类来说,健康的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得小于6mg/L。当溶解氧(DO)消耗速率大于氧气向水体中溶入的速率时,溶解氧的含量可趋近于0,此时厌氧菌得以繁殖,使水体恶化,所以溶解氧大小能够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它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水质的综合指标。因此,水体溶解氧含量的测量,对于环境监测以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